推动海峡两岸交往之手(完)
——廖承志致蒋经国公开信的历史一幕
胡耀邦放慢速度,坚定地说:“我今天愿以共产党负责人的身份,邀请蒋经国先生、谢东闵先生、孙运璇先生、蒋彦士先生、高魁元先生、蒋纬国先生、林洋港先生,邀请宋美龄女士、严家淦先生、张群先生、何应钦先生、陈立夫先生、黄杰先生、张学良先生,以及其他各位先生,邀请台湾各界人士,亲自来大陆和故乡看一看。愿意谈谈心当然好,暂时不想谈也一样热烈欢迎。这对于蒋经国等先生和台湾各界同胞会有什么损失呢?外援是重要的,但是最重要最可靠最有力的还是本国10亿人的爱国大团结。唯自助者天助之,自毁长城的人,无论高唱什么不现实的口号,任何人也无法帮助他转危为安,化否当泰。如果我们能够互相谅解,互相尊重,长期合作,风雨同舟,使我们数千年文明古国真正昂首阔步于世界,中山先生必当含笑于九泉。中山先生生前号召’和平,奋斗,救中国’,我们今天为什么不大声疾呼’和平,奋斗,兴中国’呢?和平统一,振兴中华,千秋伟业,系乎一转念一反掌之间。让我们学习中山先生的遗训,’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携起手来,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新历史而共同奋斗!”
这是中国共产党再次向国民党发出重要的和平统一信号。担负现场直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作了特别报道。
10月10日上午,邓颖超又在人民大会堂主持茶话会,希望参加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国内外来宾,对叶剑英委员长的九条建议和胡耀邦的大会讲话充分发表意见。
邓颖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高超的工作艺术,对于对台工作,她高屋建瓴,思虑缜密,多次指出,统一祖国大业维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立足于长期的埋头苦干,要“细水长流”、“见缝插针”,对台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策略性、时间性很强,每件工作都要扎扎实实地去做。邓颖超工作繁忙,但只要台湾同胞访问团到访,她都要会见。
邓颖超很善于团结民主党派成员,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一起来做祖国统一的工作。1979年底,朱学范当选为民革中央副主席,邓颖超嘱咐他要为祖国统一大业多出力。朱学范遵照邓颖超的嘱咐,于1981年2月发起并主持召开了对台通邮座谈会,并向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递交了《关于成立对台通邮研究小组的请示报告》,还递交了具体的工作建议,得到了邓颖超的嘉许。
四、邓颖超建议廖承志给蒋经国写公开信
国共两党要交往、要坐下来谈,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一步,那么,针对蒋经国的“三不”政策,破解之道何在?机会是有,也会稍纵即逝。这次,邓颖超十分敏感地抓住了推开两岸交往谈判之门的机会,这就是邓颖超当机立断,建议并参与决策了廖承志致蒋经国公开信这件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
1982年7月,邓颖超看到了蒋经国在台湾发表一篇悼念父亲蒋介石的文章,文章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文中透出浓浓的思乡之情。邓颖超与邓小平商量谋划之后,立即召集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开会研究,建议并决策由副组长廖承志给蒋经国写公开信。
廖承志之父廖仲恺是蒋经国之父蒋介石的“同志”,廖家与蒋家的交往渊源深厚。黄埔军校成立时,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则为国民党代表,母亲何香凝为国民党中央委员。孙中山去世之后,国民党亲共的左派代表人物廖仲恺遭右翼分子杀害,何香凝相信杀廖乃蒋介石幕后指使,但苦于拿不到证据,蒋介石当然也不会明目张胆这么干,所以两家关系依然没变,但实存心结。廖、蒋两家后代虽有往来,恩怨情仇却深深难解。
由于这层家族关系,廖承志与蒋经国既是儿时好友,又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此时,廖承志站出来写信,从个人角度,显示了廖家的大度,杀父之仇是上辈人的事,可以暂时不论,民族大义却是不可隐藏的,此情此义多么宏阔啊!廖承志此信写得是文斐焕然,古风扑面,温润感人,措词遣句丝丝入扣,滴水不漏,确实令人印象极深。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白话文、简体字一统天下之时,廖承志的这篇文言文公开信,对于台湾有着较强的亲和力,成为特殊年代沟通海峡两岸的特殊文字力量。廖承志的行文不仅展现共产党强大的政治力量、文化传承胸怀,也以同窗兄长的口吻对蒋经国鼓励和劝慰,甚至训斥,有相当的不可替代的私谊力量。
当然,廖承志致蒋经国的公开信虽是以个人名义,实际上代表的是中共中央。是时,廖承志负责台港澳事务,深感责任重大。听了邓颖超的意见,他感到现在出面,利用自己与蒋家的世交,采取各种形式先与台湾当局沟通,为打破台当局“三不”政策,继而为国共两党坐下来商讨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计创造条件,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应该为之操劳奔走的职责。
廖承志接受了写信的任务。由于邓颖超年事已高,廖承志相对年轻一些,作为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负责了对台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当时他既分管侨务工作、港澳工作,也分管对台工作,甚至还有对日外交工作,可以说是身兼多职。而在所有这些工作中,对台工作最受他的重视,不管多忙,他都坚持每周主持召集两次对台会议,及时掌握最新情况。
其实在写信之前,廖承志也在思考怎么突破台湾当局“三不”政策造成的“瓶颈”,打破海峡对岸的自我隔绝,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他已经做了一件很特别的事来争取蒋经国:他提请中央重新修复蒋家祖坟。这个决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有人感到难以理解,并很快表示反对,这些人当中甚至包括廖承志的家人。对当时的大陆人来说,蒋介石——蒋家无异于是难以原谅的敌人,中共所代表的无产阶级、社会进步力量及大众与之有着血海深仇,廖承志自己也与其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廖承志说:“我们不要计较个人恩怨,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祖国统一为己任,要向前看。”一句话,将当年的恩怨都搁下了。于是,顶着众人的异议,廖承志亲自安排,很快让当地有关部门把破败不堪的蒋家祖坟修缮一新。
1980年12月31日,廖承志的外甥女陈香梅带着里根写给邓小平的亲笔信来到了北京。廖承志夫妇与邓小平一起会见了陈香梅一行。就在这次会见中,廖承志拿出了修缮蒋家祖坟的照片对陈香梅说:“给经国捎个话,奉化溪口蒋家祖坟已经修葺一新。经国如想派人回来扫墓,我们欢迎。”陈香梅在随后的台湾之行中向蒋经国当面转达了廖承志的问候和口信。
陈香梅带去了蒋家奉化溪口镇的照片,得到陈香梅捎去的所有情况后,蒋经国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当时他的心里在想什么,现在已无人能知,但他在看这些照片时,眼泪盈眶欲落。海峡对岸“老朋友”的一番作为和言论,必定掀起过他内心的波澜;当他想起自己“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的心愿时,一定是浮现过廖承志传来的善意和温情。正是这些,在他心底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邓小平和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蒋经国始终寄予某种新任,毕竟是兄弟嘛,过去的豆萁相煎,完全是过去的事情。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之情。
邓颖超与廖承志一起推敲文句,文中引用了周恩来总理当年在张治中给台湾故旧公开信中增加的“寥阔海天,不归待何”的话,引用了鲁迅的著名诗句“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极为感人,又道理铿锵,这都是邓颖超的妙笔。
廖承志提出,“和平统一”,“国民党兴亡绝续”,“蒋氏两代(要)对历史所有交代”三端,请蒋经国先生“慎思”“再思”“三思”,可谓句句良言,扣动心弦。“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是蒋经国的座右铭,廖公在信中引用这句话,是以蒋经国的身份来说的,动之以情。廖承志致蒋经国的公开信在《人民日报》发表后,7月26日至31日,大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知名人士及港澳同胞、华侨纷纷召开座谈会,发表谈话,切盼蒋经国捐弃前嫌,依时顺势,择善而从,共图振兴中华之伟业。同时,公开信引起海内外的极大震动,触动了民族的深情,海岛当归,中华和统,中国共产党民族大义昭然明示天下。
五、“三不”政策冰面之下,蒋经国在考虑台湾与大陆的和合问题
廖承志的公开信转到了蒋经国手中。信中回顾了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历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从国家、民族、个人的角度,力劝蒋经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以便对历史做出交代。
对廖承志的公开信,“来而不往非礼也”,蒋经国不能沉默。
他要公开表明台湾当局的立场,表明台湾当局对中共“统战阴谋”的一贯回绝态度。于是,蒋经国授意,台湾当局搬出时为国民党中常委的宋美龄,请她以长辈的名义给廖承志回公开信。
1982年8月17日,宋美龄亲自给廖承志写了一封回信,阐述自己对祖国统一的态度,她在信中说:“经国主政,负有对我中华民族赓续之职责,故其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乃是表达我中华民国、中华民族及中国国民党浩然正气使之然也。”这封信自然是纠葛在国民党失败情绪中难以自拔,并借机攻击祖国大陆。
宋美龄的回信可以说是恶气充盈,尽管如此,台湾当局表面上不松动,实际上已经开始考虑与大陆的来往沟通了。在两岸隔绝的冰面之下,蒋经国在考虑着台湾与大陆的和合问题,实际上,他的密使沈诚已经起赴北京了,“三不”政策开始动摇。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