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2018年台湾政局演变的特点

华夏经纬网 > 台湾资料库 > 历年回顾      2021-07-20 16:22:51

2018年是台湾政局发生重大深刻变化的一年。岛内不满蔡英文当局执政的民怨持续累积,“重经济民生、反政治恶斗”的主流民意形成一股“反蔡反民进党”的社会风潮,“讨厌民进党”成为“全台最大党”,最终导致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岛内政治格局呈现蓝营“地方包围中央”之势。2019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0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动荡。

一、蔡当局深陷执政泥沼,引发民意反噬

蔡当局施政无能,岛内经济民生恶化,引发民众高度不满,满意度跌至谷底。

(一)多项“改革”惹争议

民进党当局强推多项争议性政策,激起社会各群体强烈反弹。一是反复修订“劳动基准法”,导致资、劳、消费者三方皆不满意,致使部分中小企业主和劳工选民“弃绿投蓝”。二是强推“年金改革”,削减军公教人员退休金,绿营舆论还对其大肆“污名化”,严重伤害军公教群体利益与情感。三是激进“废核”,但清洁能源供给不足,煤电比例快速上升,导致空气污染严重、电价不断上涨、缺电风险上升,引发民众及企业强烈不满。四是“同性婚姻立法”冲击岛内家庭伦理观念,导致岛内大部分民众甚至深绿的基督教会都站到了民进党的对立面。

(二)“绿色威权”致民怨沸腾

蔡当局加大力度打击、清算国民党,控制舆论。一是追杀国民党不择手段。民进党成立的“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将“妇联会”、“救国团”、“中影公司”等认定为国民党“附随组织”,剥夺其财产;“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副主委”张天钦公然称该会为“东厂”,制造“绿色恐怖”,引发民众对“绿色专制”的恐慌。二是把对己不利的声音全部斥为“假新闻”,借打“假新闻”加强舆论管控。蔡当局大肆炒作“假新闻”议题,甚至污蔑大陆用“假新闻”“干扰选举”、“伤害台湾”,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岛内媒体及舆论的管控,审查、限制及打压异已声音,严重干涉新闻自由。三是任人唯亲、政治酬庸,蛮横操作“拔管案”、“吴音宁案”。蔡当局不惜“折损”两任“教育部长”也要全力阻止立场偏蓝的台湾大学校长管中闵就任,公然干涉大学自主;“高级实习生”吴音宁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却获蔡英文酬庸担任“北农”总经理,造成全台果蔬价格崩盘。

(三)“拼经济”民众无感

虽然蔡当局一再用各种数据阐明岛内经济景气回温,但多数民众却“无感”。一是岛内经济结构性困境未解,增长动能不足。台湾经济增长率长期未超过3%,且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问题持续升级,民间投资低迷。近年台产业复苏多集中在制造业,但就业集中的服务业、具前瞻性的新经济等产业发展缓慢。二是薪资增长停滞,贫富差距扩大。台“主计总处”预估2018年实质经常性薪资为3.8万元新台币,只相当于1999年水平。电子零组件、机械等高科技产业员工薪资上涨较快,但服务业薪资增长多低于平均水平。三是青年人被剥夺感强。岛内20- 24岁青年人失业率高达12%。就业难、购房难、薪资低等问题使青年人对蔡当局感到极度失望,不再支持民进党。四是两岸关系恶化,冲击相关产业。陆客赴台游市场萎缩,对岛内观光业者造成巨大打击;中南部农渔产品无法外销大陆,导致农产品价格崩盘,底层农渔民生计堪忧。

多家民调显示,高达60%-70%民众认为经济变坏,47%左右民众认为当局应“拼经济”,位列所有被调查项目之首。蔡当局的施政满意度则跌落至20%-25%。

二、“九合一.” 选举翻转岛内政治格局

年底的“九合一”选举是民进党当局的“期中考”,国民两党围绕选举展开激烈攻防。8月以前,国、民两党在多地选情胶着,国民党并无明显优势。但随着韩国瑜戳破民进党的“治理神话”,公开喊出“九二共识”,“韩流”兴起带动国民党选情不断升温,最终使民进党遭遇惨败。

(一)“九合一”选举翻转地方执政版图

此次选举民进党选战布局较早、整合较好、目标明确,但受执政不佳大环境影响,尤其是8、9月“韩流”兴起的冲击,虽蔡当局大肆进行政绩宣导和政策买票,甚至在最后阶段打“统独牌”、操弄意识形态,仍未有效扭转颓势。国民党则依靠民众对蔡当局的强烈不满以及“韩流”外溢效应,加上中南部地方派系整合成功,气势高涨。台北市无党籍参选人柯文哲则面对“蓝绿夹杀”,靠主打“超越蓝绿”及网络新媒体营销,获得中间选民和青年族群支持,以微弱优势连任。

选后,岛内地方执政版图呈“绿消蓝长”格局。11月24日“九合一”选举投票结果,民进党遭遇“有史以来最大挫败”,县市长席次由13席骤降为6席、得票率从47.55%降为39.16%;国民党则“起死回生”,县市长席次由6席大增为15席,且攻下高雄、台中两大重镇,得票率从40.7%上升为48.79%。在县市议员席次上,国民党也大幅超过民进党,呈“民降国升”态势,国民党获394席(得票率40.39%),民进党仅获238席(31.05%)。12月25日,议长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籍为19席,无党籍2席,民进党籍仅1席。选举结果打破了多年来“北蓝南绿”的政治格局。

此外,岛内同时举行十项“公投”,“东奥正名”、“同性婚姻”、“性平教育”3案未通过,“反空污”、“反深澳电厂”、“反核食”、“以核养绿”、“爱家三公投”等7案通过,“公投”结果否定了蔡当局的主要内外政策,使其面临强大民意压力。

(二)此次选举折射岛内社情民意新动向一是主流民意诉求“重经济民生、反政治恶斗”。此次选举中民众热捧韩国瑜、柯文哲等蓝绿色彩较淡的新型政治人物。“北柯南韩”掀起风潮,既呼应了选民“超越蓝绿”的新需求,又契合了选民希望候选人“少讲政治、多谈民生、给民众好日子”的需求。二是经济选民、青年有强烈的“选人不选党”倾向,并成为选举关键力量。柯文哲在“蓝明显大于绿”的台北市胜选,韩国瑜在“绿明显大于蓝”的高雄市推翻民进党多年执政,郑文灿在大环境明显不利且“蓝大于绿”的桃园市大赢对手,“选人不选党”的经济选民、青年群体对其的支持是关键。三是非传统政治人物呼应民意,选后影响力增大。“九合一”选举后,一批非传统政治人物崛起,将冲击现有的权力结构,若持续发酵将重构岛内传统蓝绿政治版图。这既是全球性“反建制浪潮”在岛内的体现,也代表民众对岛内长期蓝绿恶斗、“统独”之争、“闷经济”阶层固化、精英人物无力解决“兴利均富”问题等强烈不满,并急于改变现状。四是网络新媒体的政治选举效应再度拉高。此次选举网络新媒体展现强大能量,包括动员力、对传统媒体的辐射效应、“空军”带动“陆军”的能力等,成为韩、柯等非传统政治人物崛起的助选利器。网络新媒体正在改变并将持续改变台湾选举形态。

三、岛内各政治势力均面临权力结构调整

(一)民进党遭受重创,蔡英文权威受到挑战选后,蔡英文辞党主席以示负责,党内群龙无首,各派系陷入内部权力斗争。民进党大败严重冲击蔡个人权位及其“绿营共主”地位,蔡陷人“政脚”危机。蔡请辞后,党务改革和“行政院”改组提上日程,党内“新系”与“非新系”、“独派” 与“主流派”等围绕权力与路线展开激烈争斗。但从蔡败选后积极站上第一线且新任党主席为实力较弱的卓荣泰来看,蔡再战2020的意愿很强。赖清德辞“行政院长”由苏贞昌接任,一方面是派系妥协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显示新系有“跳船切割”之意。与此同时,民进党迄今未对败选展开真正检讨。此次选举中,民进党大量流失中间、青年、中南部农渔民、基督教徒等多个支持群体,选民基础大量萎缩,执政无能及治理失灵是最大原因。但蔡英文在“独派”压力下内外路线趋于强硬,坚持“方向没有错”,并频繁打“统独牌”,以提高声量、凝聚基本盘,党内改革反省的务实声浪被压制。

(二)国民党迎来重返执政契机,但仍面临整合问题

国民党虽实力大增,但内部矛盾盘根错节。国民党在“韩流”加持下从谷底攀升,地方行政资源大幅扩张,对民进党形成“地方包围中央”之势。党内“世代交替”呼声强烈,各方围绕2020党内初选已展开激烈竟逐,选后党内要求改革“交棒”声音高涨,但以吴敦义为首的党内大老并无意愿。吴敦义、朱立伦、王金平、马英九四股势力围绕党务革新与2020“大选”提名的角力台面化;韩国瑜、侯友宜、卢秀燕等政治新星党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其态度和动向将影响2020党内路线走向和权力格局。能否有效整合是影响国民党未来走势的重要因素。

(三)第三势力或成影响政局的“关键少数”一是“非蓝非绿”参选人大增,第三势力实力增长。与过去相比,此次“九合一”选举中以非国、民两党身份参选的候选人大增,在县市长层级的选举中尤为明显,契合了“厌恶蓝绿、无色觉醒”的新民意选举结果“第三势力”的县市议员席次由上届的230席增长为280席(无党籍234席);乡镇市长由上届的70席增长为81席。值得注意的是,“时代力量”作为首次参选县市议员的政党,在全台提名40名议员参选人,有16人当选,成为政党得票数及席次排名第三的政党,且在台北、新竹市议会中还达到可以组成“党团”的门槛。绿党在桃竹苗地区拿下3席、社民党在台北市拿下1席,均为破例。

二是柯文哲险胜,未来动向值得关注。柯文哲在蓝绿强力夹杀下以3000多票的微弱优势战胜国民党候选人丁守中,凭一已之力胜出,政治能量仍不容小觑。12月18日《远见杂志》民调有37.8%民众支持未来领导人换无党籍人士做做看,柯文哲获54.8%的最高支持度;12月24日“美丽岛电子报”民调显示若2020“大选”是三足鼎立,在4种组合中都是柯文哲胜出。选后多份民调均指出,柯文哲动向将对2020“大选”态势产生重大影响。未来柯文哲如何持续保持声望不坠,如何进行合纵连横,到底是“白绿合作”还是“白蓝合作”,抑或柯独立参选,都将极大影响第三势力在岛内的发展。

2019年,台湾开始进入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的准备阶段,台海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岛内各股势力将加紧布局备战、展开激烈搏杀,朝野政争与冲突对立将更趋尖锐复杂,“台独”势力可能借机炒作“独立公投”议题,进而对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冲击。国、民两党都将展开新一轮权力争斗与路线调整,并各自完成“二合一”选举党内提名,全力争取2020年胜选。在美、日等外部势力加大干预台海局势、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机遇与考验下,2019年台湾政局将更趋纷乱动荡。



责任编辑:左秋子
台湾资料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