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今井正接替斋藤正树担任“日本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代表”。今井正刚上任时,被认为缺乏两岸事务经验,而且面临斋藤正树“失言风波”对日台关系的冲击,但其利用两岸关系发展和马英九积极推动“活路外交”的形势,推动日台实质关系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
一、今井正经历简况
今井正1944年出生于日本山口县,196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学部,1969年进入日本外务省工作。1986年,今井正赴日本驻美使馆担任参赞。1989年,今井正回到日本担任亚洲局东北亚课课长,之后经历亚洲局地域政策课课长、大臣官房外务参事官、大臣官房审议官等职务。1995年,今井正赴日本驻泰国使馆担任公使,2001年回到外务省任国际情报局局长。2002年今井正担任日本驻以色列大使,2004年改派驻马来西亚大使。2007年9月,今井正回到日本担任冲绳事务大使,代表日本外务省居中协调冲绳当地居民与美国方面的冲突,负责解决冲绳最大难题“美军基地问题”。2009年6月,今井正从日本外务省退休。
由于今井正缺乏两岸事务经验,“不仅不会中文,而且没有在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工作经历”,所以其被任命为日本“驻台代表”在当时是“令人意外的人事变动”。今井正在担任外务省亚洲局东北亚课课长时曾处理过朝韩问题,担任国际情报局局长时对亚洲整体形势有过了解,但是“能否应付两岸及日本之间微妙的三边关系”受到质疑。日本媒体评论称,“派一个与两岸事务没有渊源的‘驻台代表’”,“与过去派任惯例不符”,“对台日关系在感情面上确实会有影响”,这样的人事安排“暗示日台关系重要性下降”。岛内舆论认为,“日方有意以一个缺乏两岸经验的人选来暗示台日关系的重要性下降”,“这是日本政府藉此表达对台当局冷冻斋藤正树的不满”。前台“驻日代表”罗福全则认为,日本“驻台代表”最重要的任务是“准确地搜集台湾及两岸动态的情报”,“是否具备两岸经验”并非必要条件。
二、今井正任内日台关系进展情况
今井正担任“驻台代表”期间,马英九正积极推动“活路外交”政策,谋求在改善两岸关系的基础上,提升台日实质关系。在马英九“活路外交”理念下,“折冲与缓进”构成这一时期台日关系的特征。
一是以强化经贸关系为主要目标。马英九提出“壮大台湾、连结亚太、布局全球”的经济战略,并在“行政院”设立“全球招商项目小组”推动全球招商、投资台湾的工作。鉴于台日之间经贸往来密切,台当局一直积极推动台日签署“投资保护协议”,但始终没有获得日方响应。马英九将台日关系定位为“特别伙伴关系”,并将强化台日经贸关系作为重要目标。2010年2月,马英九首次会见今井正时就提出希望与日本讨论“自由贸易协定”(FTA)的问题。台“副总统”萧万长向今井正指出,台日关系在历史、地缘、人文、经济及政治等各方面“都很特殊”,而将这种特殊关系具体化,最主要的就是经贸方面的合作。
2010年6月,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之后,日本对与台加强经贸联系转趋积极。2011年台日签署“投资协议”,被马当局视为“扩大国际经济空间上的一大成就”。2011年9月22日,台日签署“有关投资自由化、促进及保护合作协议”。该“投资协议”共26项条款,旨在增加日台投资便利性,促进双方投资意愿,为未来签署经济合作协定、推动重点产业合作奠定基础。台“国政基金会”经济组召集人林祖嘉分析称,该“投资协议”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促进投资,允许两地资金可以自由汇进汇出、不设限使用当地原物料比例、不得限制雇用当地董事及经理人比例等;第二是投资保障,包括扩大投资保障目标、相互给予对方投资人与投资公正待遇与安全保障、建立投资争端的国际仲裁解决途径;第三是投资自由化,包括投资人的“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等。马英九称“ECFA可以让台湾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台湾”,台湾与日本签署“投资协议”,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马英九当时评价称,“希望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台日关系更为紧密”。
林祖嘉认为,日本迅速与台湾签订“投资协议”有很多原因。第一,政治因素促使日本将通过台湾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视为“很重要的商机”。第二,日商先来台湾投资再与台商合作赴大陆投资会更加顺利。第三,日本企业需要一个后备生产基地,以预防再次发生地震或意外事件。第四,2011年大地震期间台湾对日本慷慨解囊让台日之间的关系有了重大的突破。“台日投资协议”的例子已经充分显示出,两岸关系大幅改善,台湾扩大国际经贸空间的机会也明显增加。时任台“经济部长”施颜祥称,“台日投资协议”能加强双方经贸关系,对日本在亚洲建立“备援基地”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推动“赈灾外交”密切日台关系。台日都位于地震带,地震灾情给双方提供“报恩”的机会,台日间通过赈灾行动建立起新的“外交”模式。从“赈灾外交”来看,日本和台湾的互动在2011年以后特别显著。日本学者川岛真认为,台湾在日本“311大地震”中捐款超过200亿日元是促使日台关系出现大幅进展的原动力。同时,日本加快将台湾作为“异地备援”基地。“311地震”导致日本原料商品供应链断裂,日本产业界认为台湾是日本“异地备援”的最佳场所。
原《朝日新闻》记者野岛刚认为,“每一次的地震都加深了台日情谊”。2011年6月,“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发布“日本民众对台湾观感之民调结果”,在日本20岁以上男女民众中,“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对台湾感到亲近”,高达九成的受访者认为“台日关系良好”。“对台湾有亲近感”的受访者占66.9%,相较于2009年的56.1%增加10.8%。认为“台日关系良好”的受访者占91.2%,相较于2009年的76%增加15.2%。时任台“驻日代表”冯寄台称,马英九致力于改善两岸关系,对台日关系的拓展有极大的正面帮助。
三是以“文物外交”推动民间关系。促成台北故宫文物赴日本展出是马英九对日政策重要规划之一。今井正上任不久,马英九就向其提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赴日展览的意向,并希望日本在法律政策上予以配合。今井正表示“相互理解是促进台日关系的重要支柱”,“将竭尽所能努力推动台日关系进一步发展”。
马当局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赴他国展出有两项前提,一是“需要有借展方司法免扣押法令的保护”,二是使用“国立故宫博物院”名称。为协助马当局实现“台北故宫文物”赴日展出目的,使文物“免遭强制执行、扣押或处分”,“日华议员恳谈会”、“日台安保经济研究会”等国会议员组织积极斡旋。2011年3月,日本参众两院相继通过“海外美术品等公开促进法”。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称,日本通过“海外美术品等公开促进法”为日本与台湾更密切的文物交流打开大门。虽然日本国会为“台北故宫”藏品出借日本展出创造了可能性,但今井正任内“台北故宫文物”依然没有能够实现赴日展出。直到2014年6月至11月,台湾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及九州岛国立博物馆展出精选的231件文物,包括被视为镇馆之宝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岛内媒体称,“这是1965年以来海外借展文物最精致的一次”,被马当局视为“台日文化交流历史性的突破”。
今井正于马英九第二任期就职前卸任“驻台代表”。2012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今井正担任“财团法人交流协会”理事长,负责与台“驻日代表处”联系,继续推动日台实质关系。
【摘自《台湾周刊》2020年第17期】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