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透视台湾社会的“日本情结”

华夏经纬网 > 台湾资料库 > 社会文化      2021-07-26 16:03:55

王正智

基于历史与当前岛内政治现实,“日本情结”在岛内经济社会的蔓延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甚至已对两岸关系造成了严重侵蚀。对此,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日人都应严肃对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日本情结”已在台湾社会泛滥

台湾的一些人,尤其是民进党内的激进分子,长期“反共仇中”、“媚日哈日”,甚至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不惜动用各种手段鼓噪误导下一代。在“太阳花学运”中,有人竟然举着“支那猪滚回去”的标牌,台湾社会的“日本情结”之重,青年一代受害至深,已对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产生巨大影响。近些年来,民进党当局大搞“去中国化”,策应日本右翼反华势力以强化“日本情结”来冲击台湾同胞的中国认同,丑态百出,乱象丛生。主要表现为:

“日本情结”充斥岛内社会。1945年台湾光复后,有不少日本人留恋台湾生活,不愿意回日本。加上当时的台湾人才不足,有不少日本技术人员被留用,协助水厂、电厂等维持运作。但在“一二八事件”期间,一些日籍人士趁机作乱。事件平息以后,时任台湾长官公署长官陈仪下令将日本人全部遣返,要求“一个不留”。尽管如此,在岛内还是有一些日本人潜伏下来,但为数并不多。可是,有日本人血脉、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靠日本人起家上位发财的人却分散在岛内各个角落,以等待时机。蒋经国之后有着浓厚“日本情结”的李登辉上台,2000年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台湾社会的对日好感随着执政者的强力推荐而逐渐演变成社会化现象。虽然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两岸间交往更加密切,但民调显示,台湾社会对日本的好感度仍在惯性攀升,在“台湾主体性”凸显的同时,岛内的“日本情结”仍在强化。

“日本风情”让年轻人着迷。日本对台湾的影响,不仅限于政治领域同时也浸入到思想文化方面。年轻群体中有迷恋日本文化的“哈日族”,特别迷恋于日本流行文化,对日本的动漫、娱乐文化、时尚玩物情有独钟。每年都有大批台湾学生到日本观光、访学、留学,日本成为许多台湾学生休闲旅行的首选地。日本许多国立、公立及私立的大学都会给台湾生名目繁多的奖学金,鼓励他们到日留学。每年台日间各大高校也会定期互访。近几年,台日间的各界别各领域交流互动日趋密切。日本政府也以多种管道在台湾社会以“文化渗透”的方式来保持其在台湾社会的影响力。

“亲日抗中”有所抬头。为什么当时会出现“抗中、亲日”的社会情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认为,社会是在人与人互动之间产生的。所以,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具有反思能力,在反思的基础上,个人意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周围的人对某一现象形成一个共同的反应。台湾社会“抗中、亲日”的氛围,很容易使社会中的个人受到影响,汇聚成一股集体意识。再者“解严”后,追求“台湾主体性”变成爱台湾的表现,而过去的被殖民记忆却成为反抗曾经的“祖国认同”的情感依据,由于“日本情结”和“台湾认同”二者的捆绑式发展,“日本情结”就成为对抗大陆争取台湾“主体性”的对抗性情绪。“台湾主体性”是后殖民情绪表现出的自保意识。经历长期特殊的殖民历史背景的台湾,在自我反思过程中产生了急切想摆脱被政治控制和思想束缚的困境。但近年来在摆脱后殖民困境的进程中,摆脱“中国认同”的意识占居高地,而对真正殖民过自己的日本却反常的亲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战”后国民党对台湾社会实行“威权”思想控制的基础是“中国意识”,在国民党失去“中国正统”代表权后,对台湾的统治也渐渐与曾经殖民统治过台湾的帝国主义国家划上等号,产生情感障碍,出现认同错位。

“认贼作父”却不以为然。“二战”后,日本在台湾的经济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台湾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日本成为台湾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台湾都处于日本经济上的依附地位。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阶段,台日间经济关系不但没走下坡路,相反还随之强化。台日间为了共享大陆的广阔市场强化两者间的互补性,在基于长期形成的“台日经济共同体”。日本“亲台”人士和“台独”势力都喜欢宣称台湾与日本是“命运共同体”,宣扬台湾与日本是经贸上密切合作伙伴,并且拥有共同的“民主价值”理念。在台湾社会,支持台日双方是“命运共同体”的人却把大陆作为假想敌,日本“亲台”反华势力通过“台独”组织在台湾社会渲染对日认同,强化“日本情结”,并以此为基础宣扬“中国威胁论”,持续向台湾社会输入日本的价值观念,妄图挑起两岸的对抗情绪。

二、“日本情结”挤压“中国情结”空间

台湾有其自身特殊的历史遭遇,“二战”后部分台湾人在潜意识里仍对日本怀有特殊的感情。但是,这种感情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异化演变成阻碍中国认同、助推“台独”的政治工具,与“大陆情结”形成排斥对冲之势,也一定程度地挤压岛内统派的生存发展空间。

借强化“日本情结”助推对日认同。日本政界的“亲台”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相互勾结,不断向台湾社会输入“亲日”的意识形态,民间组织通过多元的管道推动台湾社会的对日认同。台湾社会“解严”后,台日互动环境逐渐宽松,民间组织也逐渐发展起来。如“李登辉之友会”,一直是帮助李登辉在日本活动。另一个在台湾有历史基础的台日民间组织“高座会”,1943年曾将8000多名台湾少年送到日本神户训练。日本政界透过台日民间组织,保持日本在台湾的存在感,特别是透过台湾社会残留日本殖民统治的遗绪来拉近台湾民间对日本的“亲近感”,旨在扩大对日认同,强化“日本情结”。

“本土”认同异化形成“亲日”土壤。台湾社会是一个移民社会,不同的族群受日本统治的历史遭遇不同,也显现出本土认同的差异。“本省人”与“外省人”在对日态度上就有很大的差异。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受过“皇民化教育”的“本省”政治人物,上台后故意挑起族群矛盾发动塑造“台湾主体性”的政治动员,把“去中国化”与“亲日”情感进行捆绑,以此来扩张“本土”意识,“抗中、亲日”的思维成为当前许多台湾人的处事价值观。“本省籍”年轻人受其祖辈对日本怀旧情感的影响,加上在“亲日”的环境下成长,形成对日本的特殊好感。而外省籍年轻人由于与本省籍年轻人一样都在“亲日”的环境中成长,加之没有像祖父辈有遭受过日本人欺凌的记忆,对日本的好感程度已经与“本省籍”青年没有太大差别。台湾的原住民与“本省人”和“外省人”相比一直处于弱势的地位,在日本殖民时期所遭受的统治与“本省人”也有很大差别。殖民时期在山里的原住民由原本带有歧视意味的“蕃”改名为“高砂族”。由于原住民的民族特殊性,日本对其统治更加严酷,实行所谓的“蕃政”。这一政策虽引起原住民的强烈反抗,但也造成在台湾光复后仍有人使用日语交流的奇怪现象。

统派的政治认同与“日本情结”格格不入。“二·二八事件”后,台湾人认同再一次异化,后殖民遗绪中一直摆脱不了“日本影子”。当时的国民党当局,不但无法抹去民众对日本的记忆和情感,还加深了对当局的失望乃至仇恨。当前,台湾社会“日本情结”的膨胀及“本土”认同的差异,已经成为“台独”势力培植“主体性”认同的政治着力点。统派认同“九二共识”,主张民族复兴和祖国完全统一,与岛内社会普遍存在的“日本情结”没有交集,因而被认为是“不入流”的另类。尽管两岸及在外华人华侨对统派组织的发展普遍关注和支持,但在岛内政治参与有限,地位与影响不高。

三、遏制“日本情结”膨胀不容放松

台湾社会的这种“日本情结”已经异化为影响台湾人身份认同、国族认同、文化认同,具有鲜明政治色彩和排他性的特殊情感和受“台独”和反华势力操控的筹码,必须从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加以引导,旗帜鲜明地遏制其膨胀。

要切实认清“日本情结”的严重危害性。过去,日本政界蓄意在台强化“日本情结”,是分离主义作祟,是对台湾、对整个中国、对中华民族的不友善。一方面,要引导两岸同胞在深化中日传统友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基础上,认清当前台湾社会的对日认同和割舍不断的“日本情结”已经异化成为许多台湾同胞身份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严重情感和心理障碍,这种不良情感已经明显有悖于“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倾向。必须认清台湾社会的对日认同和“日本情结”对中国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危害性;认清反华的不良用心和政治图谋;认清去“日本情结”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正义之举,是发展健康稳定中日关系和两岸关系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要提倡和鼓励两岸同胞与日本各界进行正当往来互动,发挥中华传统文化优势和对日外交资源优势,推动两岸与日本间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引导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化解矛盾分岐,避免在中日关系上的不良炒作或刻意煽动民族仇恨等民族主义行为。要把推动台湾社会去“日本情结”与强化民族主义区分开来,去“日本情结”有利于强化两岸中国人认同、民族认同,更好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巩固中日传统友谊。

要尽快封堵“日本情结”的传输管道。“台独”人士通常都亲日,越是台面上政治人物“日本情结”越重。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谢长廷、苏贞昌无一例外,算得上是亲日、媚日、哈日的人物。日本政府以公益财团法人所设立的民间机构日台交流协会,以及台湾在日本的“台湾日本关系协会”、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是密切台日交流往来,输送对日认同和“日本情结”的主渠道。

要在海内外形成反“独”促统的正确导向。大陆的迅速崛起和两岸民间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和深化,为岛内反“独”促统奠定了坚实基础。大陆支持统派是民族大义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现实需要。爱国不分先后,国家统一需要汇聚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智慧和力量。在岛内,要努力搭建统派联谊联合平台,建立工作协作联动机制和情况通报机制,促进统派力量整合,形成反“独”促统的强大阵势。大陆各级统战和对台工作部门,应加强规划,密切与岛内统派组织的联系,关注统派组织的力量建设,指导统派组织有序开展活动。要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声援统派的氛围,旗帜鲜明地高举反“独”促统大旗,提升统派士气,震慑“台独”分裂势力。

【摘自《台湾周刊》 2019年第2期】



责任编辑:左秋子
台湾资料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