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台湾清水祖师信仰(上)

华夏经纬网 > 台湾资料库 > 社会文化      2021-08-09 14:55:34

1998年12月27日,福建泉州清水岩祖庙应台湾两岸新闻文经交流协会邀请,恭奉清水岩祖师金樽赴台巡香,驾巡台北、桃园等9个县、市21座分炉,为期近百天,所到之处均设有盛大恭迎仪式和隆重的庆典法会、巡境等活动,家家户户恭设香案奉接,成千上万信众争相顶礼膜拜。台湾当地报刊“台湾时报”“联合报”和电视台、电台等媒体纷纷报道,形成了继妈祖巡台后又一次民间迎神高潮。

清水祖师信仰不仅在全球闽籍华侨华人中影响巨大,在整个中华文化圈也产生了重要文化共鸣和凝聚作用。全球清水祖师寺庙近千座,信众逾1亿人,而在台湾,清水祖师分炉即多达578座,信众逾干万人,遍布全台各地。岛内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二十五日,台北清水岩均会举行庆典,台湾各地安溪籍信民往往要赶赴台北进香,十九日和二十日适逢活动中峰,故有俗谚“十九、二十天,满街安溪仙”记其盛况。

有关清水祖师的历史记载

今之所见有关清水祖师的历史文献,最早为宋时陈浩然所撰《清水祖师本传》。宋政和三年(1113)12月,“将仕郎掌簿管勾学事”陈浩然,据清水祖师檀樾主刘公锐口述,邑人、“贡士八行”薛颛录文并上交县府之内容,撰成《清水祖师本传》。由于为所见最早文献、成文距清水祖师在世较近、檀樾主口述、县令撰书之故,《清水祖师本传》作为文献史料的价值颇大且可信度极高。此后志书,如明万历年间何乔远《闽书》、明崇祯年间《清水岩志》、清初《泉州府志》《八闽通志》、清光绪年间杨浚《清水岩志略》、民初《福建通志》等,亦有记载、沿袭或涉及,应为同出一源,雷同处颇多,增添和附会也时常出现。再后之记述和研究,大多据此而出,但因所用史料不全、所引述多为片断之故,错讹之处频出。

据记载,清水祖师俗姓陈,讳普足,宋仁宗年间正月初六诞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小姑乡,自幼在大云院出家,后至高泰山(或高太山)结茅筑庵闭关,再经大静山明禅师(或明松禅师、明公禅师)开示而悟道,其成道后的传世功绩相继表现为劝造桥梁、为民祈雨、独力募化、应求解难、植木成荫等。此外,清水祖师还在麻章施医济药、普救贫病,当地尊其为“麻章上人”。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清溪(安溪)彭莱(蓬莱)乡一带大旱,乡人请其祈雨,祖师应后立刻甘霖普降,因此其被尊为“清水祖师”。当地刘氏献出张岩山并筑精舍,更名为“清水岩”请其居住,此便为蓬莱祖殿。清水祖师居此修行18年,泉州、漳州、汀州一带都对其十分崇信。宋徽宗靖国元年(1101)五月十三日,其在说教中端坐而逝,享年65岁。

为民祈雨是清水祖师四大功绩之一,传说其为当地祈雨,如期皆应。南宋年间,清水祖师因祈雨感应有功、职能突出而受朝廷四次册封,从敕封牒文和文献记载看,宋隆兴二年(1164)敕赐“昭应大师”,宋淳熙十一年(1184)“昭应慈济大师”,宋嘉泰元年(1201)敕赐“昭应广惠慈济大师”,宋嘉定三年(1210)敕赐“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反映了南宋时期清水祖师影响扩大,且得到地方官府扶植和朝廷承认的事实。自宋以降清水祖师一直是闽南地区祈雨主神,南宋咸淳间安溪县令钟国秀曾因祈雨于清水祖师获感应下雨,而作《诣岩谢雨诗》。

此外,清水祖师在行医施药、修桥铺路和植树造林等方面也多体现其善行。其原兼民间中草药医师,在治病救人同时,还为后人留下一批治病灵药签,清水岩至今仍存丹白、药砧等进迹;其另一突出功绩为兴建大批桥梁。《清水岩志》载,其“于本邑永春大静山明禅师处得法后,归高泰山原栖止之庵,用其师之言,乃劝造桥梁数十,以度往来”,其既以功德无量善举“以度往来”的行人,又践行佛教“济人利物”、“广种福田”、“普度众生”教义;清水祖师还喜好植树,《清水岩志》载,在其影响下,此使得“历代住僧,相继营造林木花果,使岩山古刹成为幽洁禅林圣地”,使善行得以很好延续。籍以上诸功绩,确立了清水祖师的神性和受奉祀原因。

中国传统宗教中,佛教修行之地一般称寺、庙,道教修道场所一般称宫、观,民间信仰则无相应规则,存多种不同称谓。清水祖师出家修行而为禅师,后其施主刘公锐与蓬莱信众在张岩捐建寺院,本应为佛教场所,但“清水岩”名称与其他佛教场所不同,凸显其特殊性。元代以后,随安溪民众外迁,不少地方建有以“岩”为名的寺庙供奉清水祖师,以致出现“有岩就有祖师公”的独特信仰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岩”之意义多指山崖或山洞,“岩穴之士”多指遁于深山的隐居之士,闽南方言“岩仔”原指山洞,后也称靠山边之寺庙,从而使“清水岩”名称带有明显地域色彩和宗教特色,岛内延续此称谓,故产生“有岩就有清水庙”、“有安溪人就有祖师公”的说法。

传入岛内的清水祖师信仰

明末清初,移民台湾浪潮此起彼伏,安溪籍移民即为其中之一,他们或入台垦荒,或赴台经商,或躲避战乱等,清水祖师作为祖籍地最显赫的神灵,便成为安溪移民渡海入台的守护神。安溪移民怀揣祖师香火或神像,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最初因无力建立宫庙祀奉,只能在草屋建神坛或在私宅供奉,故初期在台湾建立的祖师公庙并不多;其中可考最早的清水祖师庙共有2座,均建于南明永历年间,一座为台南市楠梓区清福寺,另一座是彰化县二林镇新兴宫。由于祖师灵应,佑及四方,迅速成为众人崇奉的神明,民众纷纷立庙祀奉。《安溪县志》(1994年版)载,“明万历年间,安溪乡民开始入垦台湾”,乡民在家乡敬奉清水祖师,入台时随身携奉清水祖师像作为保护神,并供奉于入台后的自家厅堂。入清后,闽粵人士大规模迁台,不仅安溪籍移民崇奉祖师信仰,其他地区信奉祖师的移民亦成为信仰的传播者,于是祖师信仰在台湾迅速扩散,各地祖师公庙纷纷兴建起来。清水祖师信仰的祭祀场所,形成了以安溪籍民众为主、包容其他地域民众的信仰圈,既加强了安溪的地缘凝聚力,又以信仰整合并提升了以清水祖师信仰为基础的信仰网络。

明郑时代安溪民众大量移居岛内,因澎湖、台南或彰化与大陆相距较近,故此三地可能最早传入清水祖师信仰,建清水寺可能性也最大。连横《台湾通史》1918年时即列出清水祖师信仰传人后所建寺庙,“(澎湖厅)祖师庙,在厅治东三里许,祀清水岩祖师。厅志云,康熙间有僧自泉州清水岩至此,不言其名,为人治病,有神效,不取药资,以钱米亦不受,去后里人思之立庙以祀;(台南府)清水岩寺,在县治之南则凤山也,县志称凤山有十三胜,而清水岩其一。道光十四年,乡董简立募建;(彰化县)清水岩,在武东堡许厝庄,乾隆初建。寺在大郡武山之麓,丘壑林泉,颇饶幽趣,故清水春光为邑八景之一。”

据1930年台湾寺庙调查材料,时有清水祖师庙宇83座,庙宇数量排在第10位,显示当时清水祖师信仰在岛内影响已经比较广泛。从清康熙十八年(1689)至1948年,台湾至少建有61座清水祖师庙,其中台南22座、台北12座、高雄8座、屏东5座、宜兰4座、嘉义2座、南投2座、澎湖2座、新竹、台中各1座。上世纪90年代有清水祖师庙100多座,仅台北地区就有63座。清水祖师成为岛内具有相当影响的神灵,每逢正月初六祖师诞辰,各庙均举行盛大祭祀活动。据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仇德哉编著的《台湾之寺庙与神明(四)》记载,岛内所登记清水祖师寺庙,几乎遍及基隆、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县市,若加上没有登记的神庙总数应有一百多所,比安溪本土的清水祖师庙还多。

在《续修台湾县志》中有“清水寺,在东安坊。康熙间建,乾隆五十六年,里人陈逊辉等修”的记载,溯及康熙年间台南开山路清水祖师庙的历史记忆。岛内较古老的清水祖师庙宇较多,年代最早的是彰化二林镇龙兴宫和台南龙崎乡代清宫,相传南明永历年间即已创建;其他较为著名的,有建于康熙年间的澎湖祖师庙、高雄仁武福清宫,建于雍正元年的台南佳里震兴宫,建于乾隆年间的三峡祖师庙(长福岩)、万华祖师庙(艋胛清水岩),建于嘉庆年间的高雄大社乡清福寺、永安乡文兴宫,其他建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者遗址更多。香火较盛的为台北万华祖师庙,岛内学者董芳苑《台湾民间宗教信仰》将其列为在台影响较大的清水祖师信仰;而淡水清水祖师庙占地宽广,信徒遍布各地。

自宋代始即有善信到安溪祖庙迎香火分灵立庙,明末清初清水祖师信俗随安溪移民入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军队中的安溪士兵身上便携有“清水祖师公”香火。据史载,1787年安溪移民在台湾艋胛开始共建清水祖师庙,并请神灵入台,奉为守护神。随移民寻根意识、原乡情感不断增加,分灵立庙也随之不断增加。

和安溪文管会研究人员从地名学角度、建寺所祀皆佛教神、历代主持皆僧人几个方面将清水岩归属为佛教寺庙不同,陈慧珊认为,道教科仪只不过是民间宗教的一种来源和一种模式,而清水祖师的崇拜仪式早已成为一种民俗宗教,不仅包含有佛教和道教的某些特质,而且也已具有其自身特征。而在岛内,清水祖师信仰佛道皆可归入,但1994年时,岛内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176座,安溪清水岩分灵98处,向当局登记为佛教的有15处,登记为道教的为83处,显示此信仰的道教倾向。

总之,清水祖师初为“道成业就”的佛门高僧,生前以为人祈雨、造桥筑亭、治病解难等菩萨行而传颂乡里、造福地方,自宋建中靖国元年清水祖师圆寂、由人变成神后,其神职不断变化,北宋时原以祈雨为主,南宋时已发展为治病、驱蝗虫及御盗等职能,以灵验事迹得朝廷册封,成为安溪人的乡土守护神。明末清初清水祖师信仰传入台湾后,清水祖师成为在台安溪人的守护神,其相关神迹陡增,穿凿附会及灵验之事为乡民所信,成为祈福、禳灾、治病、驱邪、保平安的万能之神,终成精神支柱而被奉祀,虽崇祀仍以安溪移民后裔为主,但其也已成为祖师庙当地各籍住民的普遍信仰。其后随安溪民众迁移,清水祖师信仰也外播四处,形成超越籍贯的“信仰圈”。

岛内有关清水祖师的民间传说和共同记忆

明清时期安溪移民迁台,清水祖师信仰随之入台,初时安溪移民多在聚居地修建祖师庙,将清水祖师作为安溪移民的守护神而奉祀,并时有延用“清水岩”名称。后凡安溪移民聚居之地,必定有清水祖师庙,清水祖师信仰成为台湾安溪移民维系群体团结的精神力量。

《台湾省通志》曾记曰:“清水祖师,俗称祖师公,有显应祖师、三代祖师、蓬莱祖司、普庵祖司等称谓。又有黑面、红面、金面之别,闽属之安溪人奉祀之。农历正月初六日为其诞辰。”在民间传说中,还有乌面祖师、落鼻祖师、清水真人、麻章上人以及昭应大师等称谓。岛内对清水祖师名讳记载为“俗姓陈,名应,或名昭,字普足”,记其宋仁宗庆历四年诞生于福建永春县小姑乡,将农历正月六日记为其圣诞;此外,其最初在大云院出家,后随大静山明松禅师学成辞返。旋迁往麻章,遵照明松禅师意旨施医济药普救贫病,麻章人士尊其为“上人”。神宗元丰年(1083)地方大旱,其祈雨奇灵。时祖师住蓬菜山石室,乡人出资构筑精舍,祖师见门前石泉清冽,特命名精舍为“清水岩”,因此人称“清水祖师”。祖师在清水岩修行19年,此期间修桥铺路消灾解难,漳州、汀州一带民众都十分崇信他。宋徽宗建中崇宁八年五月十三日清晨,祖师嘱咐后事后,说偈端坐而逝,享年65岁。传说显示了岛内清水祖师神性、神职和功能体现在以医病、祈雨、修桥铺路、消灾解难等方面。

有关清水祖师的传说,岛内民间流传颇多,重要的有下列数则:其一,清水祖师住清水岩时,有畲民亦穴居在岩洞中。彼此相约斗法,谓谁胜了就是清水岩主人。畲民趁祖师于洞穴中时,以火熏烤七天七夜。祖师不死,出来时满面乌黑,不伤毫发,祖师便对畲民说:“从今以后,一切就该听从我的了。”祖师收伏了他们,这就是张、黄、苏、李四大将军。其二,祖师原为屠夫,妈祖托其洗物,越洗越黑,祖师就问是何原因,妈祖说因屠夫太脏,不能成道。于是祖师切腹洗清肠胃;妈祖便度他成佛,故后世人称祖师为清白公正之神。其三,相传每逢天灾地变,祖师的鼻子便自行掉落,以示警戒;因此,世人以“落鼻祖师”或“落鼻祖”称之。据说有一次万华祖师绕境,经过龙江街某户门前时鼻子掉落,当夜该户发生火灾,大家传为祖师灵验。也有称清水祖师为“三代祖师”者,一般寺庙文献谓祖师有乌面、金面、文面和赤面之分;乌、金、文面三色祖师即清水祖师之代称,赤面祖师为显应祖师之代称;又有谓乌面者为清水祖师,金面、文面赤面者为三代祖师。虽说法不一,但乌面者必为清水祖师。

岛内道教团体联合总会记载曰,清水祖师有“乌面祖师”、“祖师公”或“落鼻祖师”之称,其神名来历都是民间道教珍贵史料;清水祖师姓陈,名昭应,祖籍河南省开封府,其祖陈廉思公为宋太祖时节度使,历任封疆大臣,均无败政,恒教子孙以忠孝报国为本,传至祖师,生于福建省永春州(县)小姑乡;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宋朝南渡临安,值世大乱,清水祖师投忠武军,南征北讨,效忠汉族;后率师驻闽南之泉州安溪,居于清水之岩,垦田训民,启发大汉精神,以期恢复失土。金兵侵华,版图易色,祖师乃特假改装僧徒,周游闽粵,劝化反抗时政,事败,潜口清水故里,从大静山明松禅师习道,旋迁麻章,施医济药,建桥修路。清溪大旱,术雨奇灵,乡人德之,时祖师住于山岩室,乡人鸠资筑精舍,名为清水岩。祖师居19年,一日嘱后事,勖子孙与乡人,以反夷复国兴华为重,说完端坐而逝,时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7)。明太祖时敕封香田,以庙立祀。后常显灵应,护国佑民,崇奉日隆,闽台各地多有庙祀之,实为道教神也。而就“乌面祖师”和“落鼻祖师”之名,岛内道教团体也有相关传说和记载。“乌面祖师”之“乌面”的来历和传说,多与畲民斗法有关;而“落鼻祖师”名称,相传有一次祖师庙宇被山寇袭劫,祖师神像鼻子被山贼削掉,后来虽经取回修复,但是每逢天灾地变或其他人祸害时,其鼻子便会掉落,暗示灾祸前兆,故有“落鼻祖师”之称。

通过对比在闽台间流传的清水祖师传说可知,岛内所传“与畲民斗法”显示清水祖师信仰向岛内传播初期与当地住民间调适的过程,“妈祖度其成佛”显示信仰与岛内重要信仰建立联系、确立自身为正统信仰的努力及“清白公正之神”的来历;“落鼻祖师”则和祈雨的灵验相关,古时祈雨反映多神教特征和宗教信仰的功利性、实用性倾向,是先秦“天人感应”渗入文化意识后在民间信仰中的反映,台湾由于多雨特点明显,因此祈雨的灵验就因地域不同转换为暗示灾祸前兆之“落鼻”灵验。岛内传说内容虽与大陆有差异,但其具有同源性,此类传说一般是先源于福建,而后在台湾传播;此外,其突出“投忠武军”、“大汉精神”、“复国兴华”、“道教神”则体现了岛内清水祖师信仰的特色。

岛内清水祖师造像的艺术特点

就台湾清水祖师造像特征而言,据《清水祖师本传》载,祖师圆寂后,安溪当地即为其造塔、筑亭,且刻木为像而祀之。当时其刚离开人世,故所造之像必忠于祖师原貌;祖师为得道高僧,故其像必刻为出家人形象;其时还未有与畲民斗法或因帮嫂炊而烧腿之事迹,故脸未漆黑落鼻示警灵验神迹尚未传开,故亦无落鼻祖师像。其造像体现出随时代变化而演进的特点。

曾有一尊清代木雕清水祖师坐像,籍其似可溯及当时清水祖师造像的特点:面容慈祥和蔼,眼睛微闭,面部轮廓分明,雕刻甚深,双手掌叠加,盘腿坐于六角形座上;帽髹黑漆,身着右衽宽松袍,领口低开,通体髹棕色漆,衣褶线条较流畅,体现了清水祖师像当时的样貌。

岛内清水祖师造型,从民间艺术角度,被认为深具性格,相貌与岛内民众面貌非常相似,而与其他神像那种通性的样子迥异。今之台湾所供祖师像,几乎都呈黑脸高鼻、面颊削瘦、面部肌肉鼓起的老僧造型,头顶毗卢冠,额头上有三条皱纹,双目垂帘向下,双唇紧闭而现颊纹。归纳岛内清水祖师容貌法像,有以下特色:

一是皮肤黝黑,不仅面黑如铁,而且两手漆黑;此缘自清水祖师曾被火熏黑所致,此外,黑脸还承袭岛内传统黑脸神明像表示神迹因灵验而受万年香熏缘故,此外还有岛内风俗和思想观念认为黑色表示声威显赫、气势恢宏。二是面容百皱、表情各异、时或落鼻;清水祖师造像额头皱纹深刻,脸颊深陷,颧骨隆起,下巴突出,不留发须,呈现世间老者面貌,此容颜与历代罗汉造型类似;除现老态外,鼻梁特别隆起,时而出现落鼻痕迹。而淡水祖师公被称为落鼻祖师,却是突出的三角形鼻梁,则属例外。三是虽头戴毗卢冠,却与历代罗汉“光头免冠”造像有异;毗卢冠即五佛冠,冠上有五尊佛,正中即为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为“遍一切处、光明遍照”之意。佛教入台后,此造像特点也传至岛内,岛内清水祖师像戴毗卢冠,即表达其包含光明遍照的法力与愿力。随时代变化,岛内造像之毗卢冠也不断演进,早期以浮塑或浮雕五佛于高低不等之冠叶上,近年则锦绣织帽,冠叶上佛像改以“佛”字表示,而晚近更流行增添金玉宝石镶嵌其上增添华丽庄严。四是袈裟裏身,双手能动;清水祖师衣着沿袭僧服式样,内层白衣,中层为金黄色交领右衽服,最外层为红色百衲衣,由方块福田布围起身躯,袒右肩,折角挂钩,搭挂于左肩衣上,此种服饰与岛内祭典法会时首座和尚所着衣饰样式相同;此外,造像之双手能自由活动。

三峡祖师庙又名长福宫,其中殿之清水祖师中尊像为明万历年所刻,面色黝黑,凹凸起浮,抿嘴有笑意,相传为1988年信徒周义宗自大陆祖庙迎回;而镇殿主尊则相传是230余年前所雕刻,两眼下垂,脸部起突更为显著。其清水祖师造型与一般神像迥异,鸟面,顶戴冠,冠上有“佛”字或佛像,雕刻栩栩如生。三峡祖师庙以木为顶、以石为基,成“五门三殿式”格局,庙内无处不雕、无处不琢,庙顶之脊装饰富丽堂皇,屋顶和屋檐下方梁架金碧辉煌、琳琅满目,龙柱上雕龙刻鱼,尽态极妍;寺宇精雕巧琢,全以石材为壁,铜雕、木雕、石雕最为殊胜,题材多出自中国民间故事、神话或历史典故,藻饰之美驰名远近,被誉为“东方艺术殿堂”。艋胛祖师庙不同于一般庙宇的坐北朝南,其原有三殿,整体坐东朝西,现为三开间两进两廊护的殿宇建筑,南殿两侧龙虎墙上有砖刻图案,中门前立石鼓并有蟠龙石柱,并悬挂一幅著名楹联,“为清水、为蓬莱,此地并分法界;是金身、是铁面,入门便见真容”,除回溯历史外,极富意味,体现了岛内清水祖师信仰的艺术特色。

【摘自《台湾周刊》2021年第1期】



责任编辑:左秋子
台湾资料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