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以14.44万票、52.24%得票率的大幅领先优势当选新一届国民党主席,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吴出身台湾“本土”家庭,从政资历完整、行政经验丰富,地方基层实力雄厚,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主张反对“台独”,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出身“本土”农家、文笔犀利的高材生
1948年1月30日,吴敦义出生于台湾南投县草屯镇一个农家,家中子女6人,他排行第五。父亲吴奚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研修法政,后因母生病辍学返台,担任小学老师,台湾光复后曾任大台中县政府社会课长、农会总干事和南投县第一届县议员。20世纪50年代初,吴父曾因在“2•28”事件中阻拦抢粮仓的国民党官兵而入狱2年9个月,后无罪获释。之后吴父担任地方里长20多年,在地方积累了丰沛人脉关系。1970年3月,吴敦义经人介绍与来自宜兰的渔家女蔡令怡结婚。蔡对内侍奉公婆、抚育子女,对外回复选民来信、经营地方服务,是吴生活上的好伴侣、事业上的好助手。吴蔡二人夫妻情深,育有三子一女。
1966年,吴敦义考入台湾政治大学东方语文学系,1967年转入台湾大学历史系,不久便加入校刊任总编辑、社长。吴在校刊发表《台大人的十字架》一文,主张台大“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期望全台青年背负十字架而“自律和自尊”,该文引起社会广泛回响,吴因此获时任“救国团”主任蒋经国的召见。1970年6月,吴自台大历史系毕业后考入高雄县凤山陆军官校任教,一年后退役,进入《中国时报》报社,主跑市政新闻,很快升任《中国时报》主笔,成为文笔犀利的记者。
国民党重点栽培的“政治金童”
台湾大学期间表现优异的吴敦义,成为蒋经国重点栽培的台籍青年才俊。1973年,25岁的吴敦义获国民党提名参选台北市第二届市议员并当选,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市议员。吴以扎实的材料和认真的问政,获得选民信赖,1977年再度高票连任。1981年11月,吴被国民党空降派回家乡参选南投县长并当选,年仅33岁成为南投史上最年轻县长。上任后,他迅速成立“马上办中心”、积极与县民沟通,重划农地和市地,大力发展地方交通,建造文化中心等,政绩突出,以至于1985年竞选连任时,党内外无人与之竞争,创下台湾选举史上同额竞选且得票率高达96%的特例。8年县长任内,吴敦义共接待3万多县民,处理陈情案6000多件;曾经在台湾省政府19项施政考核中拿下12项第一,获第24届“十大杰出青年”。1990年5月,42岁的吴敦义被李登辉任命为高雄市长,成为李主政后重用的“本省籍”中生代精英,也是当时最年轻的“直辖市长”。上任后,吴实现了民用水与工业用水分离、处理了多起民怨旧案、兴建了美术馆等,政绩突出。1994年12月,在首届民选高雄市长选举中,吴以11万多票优势击败民进党候选人张俊雄,成为国民党“最闪亮的政治明星”,被外界称为“新南霸天”。
逆境中重新出发的蓝营大咖
1998年12月,已做了8年半市长、一心北上进入中央的吴敦义在国民党高层压力下,被迫竞选连任高雄市长。在民进党对手谢长廷阵营以假造的吴“绯闻录音带”、政绩欠佳等负面选举操作及多重因素发酵下,吴最终以4565票微弱差距败选,不仅首尝选战败绩,更失去了“入阁”资本,仅被安排安抚性质的“国策顾问”。2000年国民党下台后,吴参选国民党第17届中央委员失利,进入人生最黯淡期。但吴不忘情政治,2001年12月在家乡南投转战竞选第五届“立委”并以第一高票当选,2004年12月、2008年1月又顺利连任。2009年9月接替因“八八风灾”下台的刘兆玄出任“行政院长”,创下台湾自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经济增长率的最好记录,赢得各界肯定;2012年1月担任马英九竞选连任的副手,当选第13任“副总统”。在党务方面,吴从台北市党部主委、中常委、中央评议委员团主席、秘书长、第一副主席至代理主席,其资历在党内少有人能出其右。吴敦义自信地说:“我历练最完整,在各个领域表现最突出、最成功。我也曾经把在野的国民党壮大到变成执政党。”
直率敢言、能屈能伸的“吴大炮”
吴中学时代就展现出色的演讲能力,大学里也是校园名嘴,从记者转战步入政坛,吴没参选经验、没钱、没知名度,几乎是靠着“两条腿、一张嘴”就上阵打选战,他和妻子蔡令怡挨家挨户自我介绍,终成功当选。从政后在党内敢于谏言,炮打中央频频发声:他曾当面批评李登辉在党内搞“一言堂”,也曾因内政问题与马英九激辩;对绿营政治对手,他敢于唇枪舌战、强硬攻防;对民间的批评也动辄反唇相讥。雄辩的才能、犀利的口才让一向伶牙俐齿的民进党“立委”叶宜津也甘拜下风。1990年吴出任官派高雄市长遭遇地方强大反弹,后吴一一拜会43名市议员包括在监狱服刑者,以极柔软身段化解了阻力,但当选民选市长后他却力拒李登辉对高雄王玉云家族承诺的副市长,作风强势。民进党执政后,为延续政治生涯,吴放下过去民选“直辖市长”身段、回乡参选“立委”,以第一高票进入“立法院”。出任“行政院长”后,堪称历任“阁揆”中最善于表达的以为,既敢与绿营“立委”唇枪舌战、强硬攻防,也能在拜访“立法院”时与每个“立委”握手寒暄、展开礼貌攻势,展现能软能硬的政治韧性,被岛内称为“吴郭鱼”。
精于算计、明哲保身的“政坛孤鸟”
在政坛打拼十几年,政界普遍对吴的评价是精于政治算计、善于计谋;每当政坛掀起风波,几乎都有他的“影子”,在党内少有深交之士。1996年,李登辉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林洋港与郝柏村也脱党搭档参选,李在南投战得辛苦,要吴敦义在南投重点帮忙,但吴以林洋港是同乡、也是前辈,更对他提拔有恩而予以拒绝,埋下了与李登辉的心结。1998年,已蛰伏高雄八年,一心北上进入中央的吴敦义被李登辉强力劝留竞选连任,他为此曾闭门三天,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才参选,错失选战良机,最终败选。2000年“大选”中,吴认为连战当选几率不高,未参与国民党挺连联署行动,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党资源的重要性而不肯站在脱党参选的宋楚瑜一方,始终不肯表明自己支持谁的态度,最后与太太各投连宋一票。政治盘算、两边押宝的结果,让他在国民党下野后被接掌党机器的连战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吴敦义为自身定下远大政治抱负,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自认“品德操守”是政治人物的第一要素。在党内以“中华民国派”自居,拒绝政治结盟;担任行政首长,坚持“不与财团、派系来往”等,从政以来虽几乎未卷入贪腐丑闻、获得了较好“清誉”,但精于政治算计、强势作风和自视清高,也招致党内忌惮,被党籍“立委”形容为“高深难测,缥缈于层峰之间。”
兼具“中华民国”情结与台湾“本土意识”
吴敦义是国民党内兼具“中华民国”情结与台湾“本土意识”的政治人物,曾多次访问大陆,对两岸和平发展持积极态度。
一是坚持“中华民国法统”,也强调“认同台湾”。吴敦义接受正统的“党国”教育,“中华民国法统”政治立场坚定。他曾明确表示“尽管主权管辖范围缩小,但主权未曾中断,中华民国的存在是事实”,宣称国民党“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但“本省籍”北京也让吴敦义有浓厚的台湾“本土意识”,他曾把右手比成“中华民国父亲”,左手比成“台湾母亲”,强调“中华民国就是台湾”,“两手都可以爱”。
二是主张以“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维持两岸和平。一直以来,吴敦义称“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是“国民党的既定两岸政策”。2016年有意参选党主席以来,吴更反复强调“‘九二共识一定跟一中各表’连在一起,这八个字不能拆开”,并称此是他“与洪秀柱最基本的不同”,也是“维持两岸和平的最好良方”。吴在5月20日当选党主席声明中明确表示,若重返执政,“一定会尊重1992年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确保两岸和平稳定发展,并以此作为国民党最重要的两岸政策”。
三是明确反对“台独”,主张现阶段两岸维持“不统、不独、不武”。2002年吴出任“立委”以后,多次提出“大陆不武、台湾不独”的主张。2017年5月党主席竞选政见会上,吴自称是“最忠贞的国民党员,反对‘台独’”,表示两岸“现阶段统一有难度、但是‘台独’绝对不可能”,重申自己一贯的三个主张:“一、中国国民党绝对不该改名;二、中华民国在两岸的立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从未改变;三、坚持反对‘台独’的立场始终坚定,从未改变”。
四是强调在“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原则下推动两岸交流。吴一直以来对两岸交流持正面态度,曾批评李登辉、陈水扁等“戒急用忍”、限制两岸交流的政策。2009年9月出任“行政院长”后,定下两岸关系发展“行稳致远”的基调,提出“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原则及在“台湾受益极大化、冲击极小化”前提下,持续推动两岸经贸协商、建立两岸经贸互动新架构,积极与大陆协商签订ECFA等。2017年3月吴在党主席选举中提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与大陆交流合作,主张台湾“不要抛弃中国大陆这个广阔的市场,尤其是当台湾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如果遇到阻碍、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就是一个非常重要选项。”
面对未来挑战仍多
吴敦义党务资历完整、行政经验丰富,在党内具有较高的政治声望,基层经营扎实,人脉资源深厚,对处于低谷徘徊的国民党有凝聚人心、提振士气的正面作用,但在内有人才匮乏、路线纷争、派系内斗严重,外有民进党政治追杀的双重夹击下,吴面临的挑战不小,如何团结国民党打赢2018年县市长选举、止住国民党下跌趋势成为其首要重任。
此外,吴敦义主导下的国民党仍将延续马英九时期的两岸政策基调,但在岛内“台湾主体意识”日益高涨的社会大背景,以及重新夺取岛内执政权的考量下,吴领导下的国民党两岸政策是否进一步向“本土化”方向发展也值得观察。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