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台军防务装备乱象层出不穷(上)

华夏经纬网 > 台湾资料库 > 军情档案      2022-08-05 15:05:18

作者 杨晶华

在中美战略持续加剧态势下,民进党当局强化“倚美抗中”的路线,在军事方面加强军事采购,增加采购与自研的力度,提升军事采购与自研的经费支出。同时,台防务实际运作层面的漏洞以及运行中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一、“智能型警监系统采购案”状况频出

以有效防范有心人士或“敌特攻人员”渗透、突袭与破坏为由,台陆军统筹编列128亿余元(新台币,下同)“预算”为台军284个重要营区建置“智能型警监系统”。全案规划从2020年到2025年执行完成,以使台军各营区透过云端服务器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台媒报道,该案从2020年开始执行以来问题不断,例如“系统整合及管线布放劳务案”,预定6月底先行完工的25处营区,发包至今,因“中山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科院”)“案号YI09019设计案”的设计图与现场营区严重不符,不符合处高达400项,导致完工一延再延,影响台军营区建设的时程。另外,智能型机柜(41U)等4项的标案,采最低价决标,结果有厂商以低于5折价钱抢标,也应该在今年6月底交货、7月验收,一直拖延交货时限,主要是因为得标商经实际测试,“中科院”对智能型机柜内要求的温度没有实验根据,如今有爆出资安认证的问题。

根据台防务部门公开的“预算书”显示,台军的“重要防护营区智能型警监系统建置案”(第二阶段)由“陆军司令部”统筹建案,计划建置“警监云端服务分系统、中央监控系统、营安分系统、资安防护分系统、后勤维修管理暨分析软件及宽带网络传输分系统”等组成;委托“中科院”从2020年开始针对台军284个营区所需要的系统设备进行开标采购等各项作业,今年2021年要建置的营区包括陆军33处、海军13处、空军12处、“宪兵”及“后备”各2处营区共62处营区;2022年要建置的营区包括陆军39处、海军17处及空军5处营区共61处营区;2023年要建置的营区包括陆军23处、海军11处、空军30处营区共64处营区;2025年则完成剩余的陆军25处、海军5处、空军5处营区共35处营区。但全案执行至今问题不断,甚至被检举出现对热像型摄影机核心设备不进行资安认证,就要决标执行的离谱行径。

台军“智能型警监系统”先以“前导案”,由台湾地区“中科院资通所资安中心”进行系统开发并在陆军多个营区试行后,经台防务部门核定再编列“预算”开始执行,“中科院”也将“智能型警监系统案”拆成“五大案”,“第一案”为智能型警监及机电设备安装、系统整合及管线布放等35项,该案包括了安装、布线、环控系统、车辨系统、系统整合。“第二案”为智能型警监技术服务的监造。“第三案”为影像录像服务器等8项,也就是被检举未进行资安认证的标案。“第四案”为高阶服务器等6项。“第五案”为智能型机柜(41U)等4项。据了解,拆成“五大案”后,采购相关设备系统与监造技术服务,一律采取最低价决标,并且多项设备都只审规格就采购,不进行资安认证,从而出现对热像型摄影机不进行资安认证而被检举。另外,由于台防务部门的“五大系统”与“中科院”的“五大分案”交叉联结,把原是简单整体的设计架构复杂化,此前有厂商就向“立委”陈情,质疑“中科院”的“五大分案”根本没有整体设计架构图,如何达成“中央监控分系统”(“指挥管制”)、“营区安全分系统”(环境监测器)、“影像监控传输”(网络传输)、“维护报修分系统”(整体后勤资源)的目标。

二、台军“嘉义基地”建靶场未定安全标准规范被迫喊卡

台防务部门近年来为改善射击靶场产生流弹安全与噪音扰民等问题,逐年整建老旧靶场,从室外改成室内,地上改成地下靶场。其中,空军“嘉义基地”内规划建造175公尺室内轻兵器靶场,这是台军首次兴建室内最长距离的靶场,提供手枪、步枪与50机枪射击,因为室内靶场其抗弹、排风系统和挡(阻)弹系统设施的部分比较贵,该“靶场案”编列4亿余元来兴建,但据台媒报道,从2019年启动且项目管理与设计标出后,“立委”审查“预算”就对该案多有质疑。同时,台空军要求厂商按照美军新颁布的靶场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在厂商并无法提出符合美军靶场技术规范的安全标准设计,全已在今年初喊停结束并缴回“预算”,并未出现在2022年的“防务预算”中。此问题致使“空军作战指挥部福兴营区”25公尺室内轻兵器靶场,以及“陆战队桃子园训场建置案”,都将面临相同问题而被质疑靶场的安全性。

三、特种作战用水下推进器闹乌龙

特种作战用水下推进器主要用于配合海军“两栖侦搜部队”搭乘舰艇(或潜舰)出港执行反恐、反劫船(海盗)时机,配合执行水下渗透及突击任务,提升“特种作战任务”的打击力、“情搜”力及执勤安全性,增进两栖特种队员水下移动能力,强化特种作战运用弹性。为强化特种作战运用弹性,配合执行水下渗透及突击任务,海军编列2.16648亿元用于采购12套特种作战用水下推进器,8月底进行开标作业。

“海军陆战队”规划采购的水下推进器,可搭乘人数:2位以上武装潜水员(负重15到20公斤)总重为200公斤以上。该水下推进器水面上最大速度为3节以上。水面下最大速度4节以上。最大航行距离:以3节速度航行时,连续航行距离须达13.5海浬以上。而水下推进器潜航标准深度,最深须达35公尺。水下推进器使用长效型锂电池,电池使用寿命须达五年以上,电池充满后,速率4节以上,连续使用时间须达2小时以上。水下推进器上装置的导航装备包括:电子罗盘(输出信号可数码显示、指向零点修正功能)、GPS、加速度仪(具备主动式侦测功能,当GPS讯号不良可搭配电子罗盘辅助GPA系统导航及定位)、夜光表仪,以及可感应水中压力,并显示于仪表上的深度计等功能。

根据台媒报道,该“采购案”5月公告在8月底由台防务部门采购室进行招标,结果开标当天有来自桃园市中坜区、台南市官田区,台中市大甲区的3家厂商投标,当场审查相关文件无误后,宣布这3家厂商符合资格,接下来安排这3家厂商向海军简报后评分来决定得标者。当海军拿到这3家厂商提出的各项文件时,却发现没有海军要求具有实绩的经验记录,海军向“采购室”表达厂商资格不符要求“废标”,经“采购室”对照该案公告的招标文件时,并未发现有海军要求厂商有实绩项目,但“采购室”已依程序走完招标作业,最后海军只能安排在10月初进行厂商的简报。

海军虽已分别听取3家厂商的简报与报价,但还是要求厂商必须有实绩的记录。据悉海军在评分项目中,对于实绩项目可能都会给这3家厂商零分,最后会以总分未达及格方式,再宣布无法决标后重新招标。

另外,对于“海军陆战队”经过访价制定的2.16亿12套的价格,远高出市价。依据“陆战队”给出的规格,无论是欧洲制、美国制或是其他境外厂商授权在亚洲制造的水下推进器,最高单价约900万元,12套也只不过1亿800万元。外界质疑幕后有弊端,招标环节使此采购案再生争议。

四、“塔江舰”造价暴涨

“塔江后续舰”船体建造最后4艘从14亿元飙至18亿元,引发外界高度质疑。台“海军司令部”就此发布新闻稿表示,该采购案前已于2018年委“中科院”执行,经向“中科院”求证,均依海军作战需求及采购作业规定办理;“塔江后续舰”载台建造预算系包含船板物料、轮控系统、主机、辅机及发电机等项装备,该院参照岛内船厂报价,并反映人力,物料成本上涨及加速量产所增加之采购成本,核实编列。

根据台媒被露,台海军的说法只是笼统地说出涨价的理由,首先任何船舰建造案最贵是只建造一腹,所有的建材与系统设计都是从无到有,成本是最高的:若有后续的船舰建造,才会将首艘成本推提到各艘之间,所以是愈到后面成本愈便宜。以“塔江舰”的船体船板物料分析,这是铝合金材料,假设一艘塔江舰用500吨铝合金,即使铝合金价格涨一倍,每艘也只不过增加5千万元。再者,轮控系统重要的是软件,也是总价去平均到各艘,也许会随着修改某些设计,但这部分并没有涨价的空间。

此外,“塔江舰”最贵也是最重要的主机等设备,都是采用德国MTU厂,依国际市场的惯例,都会先了解该建造案需求多少,制造商为了成本也要开始备料,无论是“海巡暑”的新造141艘各型船舰,或是海军“塔江舰”需求共12艘,当首艘签约开始执行后,MTU厂自然也知道全案需求多少部的主机,该厂开始为“后续舰”的主机,依计划期程开始备料生产,物料涨价幅度是以每年1%到3%之间调整,因此没有所谓加速量产而造成价格的飙涨的问题。

再者就是汇率的问题。以“潜艇自造IDS原型舰建造案”为例,2019年启动建造时,美元兑新台币汇率是130,因IDS原型舰建造设备与各项装备几乎都是外购,所以一度有“预算”不足的危机,但随着新台币上涨才解决“预算”不足问题。“塔江舰”从2019年开始建造时,美元兑台币是130,今年2021年在编列“特别预算”时,美元兑新台币是127,这么大的汇差,IDS原型舰能够解决“预算”不足,“塔江后续舰”外购的船板物料、主机等设备却涨价,显然并不是所谓的“核实编列”。岛内具备“塔江舰”建造技术的船厂除了“龙德造船”外,还有“台船”、“中信”等多家船厂。在“龙德船厂”要求提价的情况下,台海军没有询问其他船厂承造的意愿,就直接同意了“龙德造船”调高报价的要求,被外界质疑台海军独厚“龙德造船”。

五、IDF战机外挂式电战荚舱研发困难

台防务部门从2020年编列40亿余元(新台币,下同),代号“玄戟项目”,拟以4年时间由“中科院”研发IDF战机外挂式电战荚舱,同时也规划将研发的部分技术运用在空军编号“1351”的“C-130HE电子作战机”上进行“自产电战设备”的性能提升。

研发战机用的外挂式电战荚舱对于台军,有其技术上的难度,除了“中科院”自身技术外,更需引进岛外的技术。但因各国或地区对于电战系统技术的输出存在较多的限制,并不容易通过“商售”的方式获取。据台媒报道,截止10月下旬,在引进岛外技术的规格与标案未出炉与发包执行,整个“研发案”都快过一半的期程,要完成技术整合,并在未来2年赶上进度,难度很高。

“中科院”号称在研发电子战装备上已有多年的经验。目前“中科院”研发为台军资通电军装备的多项电子侦搜与电子干扰设备,大多数为地面装备,依据性能分类装备在不同车辆上,在体积、重量与电力等要求上没有过多的限制。装备到战机上的外挂式电战荚舱要求全部压缩入有限空间中,并且内部组件需要耐高压且耐温度速变,以实现电子侦测支持,导航、追踪及标定、电子反制等性能。因此,战机电战荚舱的技术难度要比安装在车辆上的装备要高很多。据台媒报道,美、法等国对于出售电战荚舱的管制是非常严格的,此前台军装备的美、法电战系统在发生间题时,都由制造商在台湾地区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整修,如果需要更换组件或者修护,都需要将整个组件原封不动运回美、法原厂进行维修,不留给台军方任何碰触的机会。台当局向美、法厂商进行采购签署的合同也明确规定台当局不能随意打开电战系统与荚舱内组件,并且每个组件都贴有特殊的封条设计,且定期由原厂商进行更换。因此,“中科院”完全没有机会通过台军采购的装备获取其中技术的秘密。

另据台媒报道,“中科院”从2020年启动代号“玄戟项目”研发IDF战机外挂式电战荚舱后,曾经在岛内进行过访商的程序,但至今一直未订出电战荚舱的规格,外传将直接与岛外厂商治谈,但在台的欧美防务工业公司都未放出此类消息,而整个研发期程已经过了一半,在与岛外技术合作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台军恐怕难以在2023年前完成各项技术研发与整合。

六、“导弹指挥部”编制变更频繁

“空军防空暨导弹指挥部”为台“空军防空导弹炮兵部队”的最高指挥机构,简称“防空导弹部”、“防空部”或“导弹指挥部”,负责策划与督导“空军防空导弹炮兵部队”的兵力“整建、部署、派遭、战力整备、阵地配置、任务训练”等。隶属“国防部空军司令部”,现位于台南市仁德区长安营区。1959年8月16日,台当局着手部署“美援胜利女神导弹力士”(编号“SAM-A-25”,后改为“MIM-14”),编成“陆军力士导弹第1营”,担任台北地区防空任务。1960年12月6日,编成“陆军导弹第2营”(“鹰式导弹”)。1961年8月1日,“陆军导弹第1营”改编为“导弹第661营”,“第2营”改编为“导弹第662营”。1962年,成立“陆军防空导弹第605群”,下辖“导弹第661、662营”、“群部连”、“防空管制队第1队”。1969年12月29日,增编“力士导弹第663营”及“防空管制第2队”。1976年2月1日,增编综合保修第1、2厂提供导弹系统装备三级补给保修支援。7月1日,编成“导弹第664营”(“南宁案”)。1978年5月1日,编成“导弹作战管制组”。1979年3月1日,增编“导弹第665营”(“炼石案”)。9月1日,“陆军防空导弹第605群”扩大整编为“陆军防空飞弹指挥部”,下辖“本部连”、“电子训练中心”、“导弹作战管制组”、“靶勤队”,并成立两个“导弹群”(第“606”、“608”群)。1982年9月16日,增编“导弹第668营”(“天蝎案”),担任台湾东部地区防空任务。11月24日,配合台军兵力部署及阵地配置,调整“各导弹营连番号”与隶属关系。1993年9月30日,自行研发的“天弓一型”导弹系统正式整编成军部署,编成“天弓导弹营”并开始担任“战备”。1996年10月1日,向美国采购的“爱国者导弹”系统正式整编成军部署,编成“爱国者导弹营”并开始担任战备。10月28日,“力士导弹系统”正式除役。2004年4月1日,配合台军“精进案”的组织变革,纳编“海军海锋大队”编成“国防部参谋本部导弹司令部”直属“国防部参谋本部”,担任制海、防空的作战任务。2006年1月1日,将“导弹司令部”所属制海、防空部队移回海军、空军,改组整编为“空军防空炮兵司令部”,下辖3个“指挥部”、2个“导弹群”、1个“训练中心”、17个“防空炮兵营”。3月1日,应“国防组织法”(“精进案”)规定,更名为“空军防空炮兵指挥部”。2012年2月16日,配合台军“精粹案”组织变革,“国防部”从空军(“空军防空炮兵指挥部”)收回“陆基中长程防空导弹部队”的指挥权,以原“飞弹司令部”为母体,整并“天弓导弹”、“鹰式导弹”及“爱国者导弹”等中、高防空导弹部队,编成“国防部参谋本部防空导弹指挥部”。2017年3月1日,“国防部参谋本部防空飞弹指挥部”从“国防部参谋本部”移编到“空军司令部”,更名“空军防空飞弹指挥部”。9月1日,以“统一防空导弹炮兵部队指挥体系”为由,台当局又将“空军防空飞弹指挥部”和“空军防空炮兵指挥部”两个“旅级”单位合并整编升格为“军级单位”,新单位名称为“空军防空暨飞弹指挥部”,“指挥官”改由“中将”出任,2位“副指挥官”由“少将”出任,下辖5个“防空旅”、1个“防空管制中心”和1个“综合保修总厂”。此前,这些导弹部队尚属于台陆军体系时,因当时与美方交流频繁,台陆军在导弹军官选拔上要求较高。此类军官在台军中提升较快,被视为陆军中的“精英”,像是此前李登辉器重的曹文生,现任“驻丹麦代表”李翔宙都是“导弹军官”出身。2017年初,“导弹部队”的编制从“国防部参谋本部”移到“空军司令部”。编制变动以后,空军的基层军官仍从“陆军军官学校”、“空军航空技术学校”等单位选拔,“爱国者导弹部队”、“天弓导弹部队”、“制压特种导弹部队”以及部分还在服役的“鹰式导弹部队”的主要军官都维持原状。尽管“指挥部”仍有一位“副指挥官”出身于陆军“导弹部队”,但“空军防空暨飞弹指挥部”改编后的首任“指挥官”则由当时的“空军参谋长”范大维出任,被外界质疑有欠专业性的考虑,随后在其任内就发生了“爱国者三型”导弹重鉴采购越权未按程序办理的重大违失。台防务部门为维持“爱国者三型”导弹效能,定期需循军购方式请美方更新重要组件,并执行重鉴,所需费用属作业维持类,预算约6.09亿美元(约为173亿新台币),却未经过台防务部门负责人核准,径自向美方申请发价书(LOA),以致“立法院”在美国公布知会国会审查后才知道有这项军购案,调查发现三大违失。

据台媒报道,近来台军又发生认为“爱国者三型”导弹技术顾问费太高,要求美商雷神公司降低在台技术顾问人数与降价,双方协调未果,台军拒付技术协助顾问费用,被美方警告闹上台面的事情,在“导弹部队”中,“爱国者”导弹的技术与战术运用的复杂度与层级被认为是最高的,首先该系列导弹有实战经验的机动部署,无论是发射车,雷达车与通信指挥车部署位置,地形地貌就有其要求限制,在无法预知来袭导弹的方向位置,更考验部队长专业与判断,这与“天弓”导弹从原圆定式,“天弓三”才改成机动部署,“天弓”导弹的专业军官才会去学“爱国者”导弹的各项战术运用技术。“制压特种导弹部队”的主官则是无技术可言,若只有该部队经历,则不适合担任“导弹指挥部”主官,因为为此类型部队属攻势部队,只有通信指挥车没有雷达车,作战时只要将攻击地坐标输入发射,因部队的机敏性,每年“汉光演习”只有一辆通信指挥车跑到战术位置,并不能视为常态性的导弹部队。台军导弹部队编制变化频繁,并且在技术交流预算、业务工作分配、人事升迁、专业军官选拔等方面出现了较严重的混乱,台导弹部队的作战效能受到各界的高度质疑。

【摘自《台湾周刊》2022年第2期】


责任编辑:左秋子
台湾资料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