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2017年8月

华夏经纬网 > 台湾大事记      2017-09-19 13:23:30

    1日 台“农委会”公布饲料、高接梨穗、宠物食品、肥料、幼鳗的边境辐射管理措施,舆论称,台当局此举是为日本“核食”输台铺路。

    蔡英文在“原住民族行政会议”上称,将借“原住民族日”“扩大与各国‘原住民族’交流,分享推动‘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工作经验”。场外,已坚持抗议160天的少数民族团体则在凯达格兰大道升起狼烟。

    韩国籍惯窃赵准基潜入民进党党部,盗走9万元新台币现金,并在接受台“移民署”留置调查时金蝉脱壳,于岛内逍遥数日后被捕。

    2日 “行政院长”林全称将提名“中央大学”法政所长陈英钤(qián)担任“中选会主委”,并提出“中选会”其他相关人事。“立法院”将于11月3日前行使同意权。

    台“内政部”数据称,截至2017年7月底,台中人口数达277.8182万人,超越高雄市成为台湾人口第二多的城市。

    3日 蔡英文会见英国国会议员访台团,称“台英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双方高层政要互访密切,呼吁双方恰签‘台英自由贸易协定’或双边投资协定”,并称欢迎英国厂商投资台湾离岸风电等产业。

    3至6日 蔡当局首次“政军兵推”粉墨登场,“兵推”主要验证当局应变机制,有20余个部门500余名官员和上千军警参与,模拟蔡英文遭袭击围困,台军方派出海军陆战队救援。

    4日 就台媒报道称,有陆生向当地的台办申请签注时遭拒,陆委会呼吁“勿干扰限制陆生来台”。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5日对此回应称,“在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地方相关部门就赴台就读事宜予以提醒是正常履职”。

    6至9日 美国前副总统切尼(Richard Cheney)应邀访台。7日,蔡英文会见切尼时称,希望台美能继续加强彼此的“策略伙伴关系”和“安全承诺”。8日,切尼在“凯达格兰论坛”上表示,美国仍强烈支持“维持现状”;“与台湾关系法”和“一中政策”并行不悖。同日,曾担任切尼国家安全顾问的爱达荷州共和党主席叶望辉(Stephen Yates)称,“如台湾人选择‘台独’,不要寄望美国会介入相挺”。

    7日 第五十届东盟外长会在菲律宾举行,就“南海行为准则”(COC)框架达成共识。对此,台“外交部”7日称,南海诸岛属“中华民国”“领土”,相关多边对话与争端解决机制,不应排除台湾。

    7至8日 张小月上任后首度赴马祖,称陆委会将稳定支持“小三通”政策,“政府鼓励两岸人民善意交流”。

    7至11日受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全台用电量不断飙高,备转容量低于“限电警戒”红灯90万千瓦,距离“限电准备”黑灯只差12万千瓦,罕见持续五日亮起“限电警戒”红灯。7日,核四厂紧急柴油发电机启动发电。对于舆论批评质疑,蔡当局辩称是“台风天灾所致”。

    8日 台当局数据显示,上半年陆客赴台总数87万4711人次,同比减少47.8%;上半年陆资赴台投资67件,金额减少316.8万美元。另据我海关署数据,今年1-7月,两岸贸易额为1036.9亿美元,同比上升9.7%。

    9至14日 一批轰-6、运-8战机多次经台湾“防空识别区”外穿越巴士海峡、宫古海域进行绕台飞行和远海长航训练活动。台“国防部”称“全程掌握解放军军机动态”,将采取“适切应出作为”捍卫台“海空域”安全。陆委会吁“勿升高台海及周边区域的紧张情势”。

    10至11日,特朗普上任后与台湾首次安全对话“蒙特利会谈”在夏威夷举行,会谈内容高度保密。美方代表由美国国安会亚太资深主任博明(Matt Pottinger)、美国国防部主管亚太事务的代理助理部长海大卫(David Helvey)领衔,“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等与会,但并无国务院资深官员。台方则由“国安会副秘书长”陈文政、“国防部军政副部长”蒲泽春带队。

    12日 蔡英文主持“司法改革国是会议总结会”,为“司法改革国是会议”画上句号。由于政治操盘下的“司改”变得荒腔走板,部分委员以退席表达抗议。

    台“审计部”称,去年青年失业人数超过20万,占整体失业人数约45%,且15至24岁的青年失业率是整体的3倍多。

    13日 孙文学校表示,已顺利完成在美国的法律注册工作,即日起成为全球性质的非营利的非政府组织。

    14日 “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显示,仅29.8%的民众赞同蔡英文执政方式,50%不赞同,蔡声望首度跌破绿营基本盘。此外,“台湾人”认同同比下降8.8%,中国人认同上升2.5%,“双重认同”者上升4.5%。

    15日 台“外交部”称,放宽日本旅客来台护照有效期限制,改为护照有效期比拟在台停留日期长即可。

    台湾爆发20年来最大规模的停电事故,17县市陆续停电,668万户居民受影响。蔡当局不切实际的“非核”政策和简单粗暴的应对方式遭到各界强烈抨击。

    参加“2017台湾竞争力高峰论坛”的商界人士指出,处理好海峡两岸的关系,畅通两岸交流是台湾提升竞争力的首要任务;大陆“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世界瞩目的投资标的,海峡两岸要携手共同融入全球区域经济发展。

    16日 台北地检署首度因“大巨蛋案”,以“图利罪他字案”被告身份,传唤马英九到庭厘清案情。同日,“党产会”针对“中影案”召开正式听证会,厘清交易价格是否被低估及“中影”是否为国民党之附随组织。再加上台北地院审理的“泄密案”,马英九面临“三面夹杀”。

    17日 美国务院发言人诺尔特(Heather Nauert)在其首场新闻简报会上称,美国完全信守“与台湾关系法”从未改变;“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是美国的长期利益”不会改变;鼓励两岸以“双方民众都能接受的方式”,展开能寻求和平解决分歧的建设性对话。

    “行政院会”通过决议,将废止“蒙藏会组织法”的提案送请“立法院”审议。“蒙藏会”最快8月正式走入历史。

    17日,台“行政院”通过“2018年度总预算”。“新南向政策”预算72.6亿元(新台币,下同),比2017年大幅增长28.1亿元,增长幅度63%;“国防”预算3200亿元,同比增长121亿元,增长幅度3.9%。

    18日 一名男子持武士刀闯入“总统府”并砍伤执勤“宪兵”。调查显示,该男子先到军史馆偷了一把“南京大屠杀军刀”后进入“总统府”行凶,欲“彰显政治立场”。

    19至30日 2017台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行。开幕式上演因陈抗运动导致各个国家或地区选手延迟入场的尴尬场面。蔡当局和台北市长柯文哲归责“反年金改革”团体闹场所致,表态要严惩、究责,“反年改”团体自陈和平游行遭当局刻意抹黑。最终,中华台北队意外收获26金,位列奖牌榜第三名,床下历史最佳战绩。

    20日 国民党召开第20届“全代会”,吴敦义就任党主席。会议通过任命曾永权与郝龙斌为副主席的人事案、以“革新、团结、重返执政”为题的新政纲、处理党主席选举制度修改案、地方党部主委直选案和党代表一般提案。但由于新政纲删去“两岸和平协议”等内容,引发反对声音。

    新党举办24周年党庆庆祝大会,千人共襄盛举。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要“走自己的路”,“为和平统一、振兴中华向前迈进”;批评国民党“不统”,表示不会与其“和稀泥”。

    “党产会”称,因国民党拒缴“转账拨用土地案”的8.6亿元追征处分,该案已移交“法务部行政执行署”执行。如25日最后缴款期限后,国民党仍逾期不缴,当局将强制对国民党资产展开查封、监价与拍卖。

    台“教育部课程审议会”召开会议,“课审会12年公教课纲普通高中小组”议案皆与去除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传统经典有关,毫不掩盖“去中国化”的意图,如将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比例降至30%、语文课纲不再以《四书》为价值基础等。

    23日 台“国防部长”冯世宽启程访问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多米尼加、洪都拉斯等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国家,计划在中途“过境”美国纽约与洛杉矶,于9月8日返台。

    日本熊本市举行由“日本全国日台友好议员协议会”发起的第三届“台日交流高峰会”,台“驻日代表”谢长廷、“驻日代表处福冈分处长”戎义俊,及“高峰会执委会委员长”原口亮志等人与会。

    23至28日 美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研究员葛来仪(Bonnie Glaser)率“台美政策计划”访问团访台,先后会见了“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高雄市长陈菊、台南市长赖清德等人。

    24日 蔡英文同上任后首次赴台的“日本台湾交流协会理事长”谷崎泰明见面。蔡希望早日参与包括TPP在内的“各区域经济整合”,加快“台日经济合作协商进程”,期待与日本产官学界针对东南亚市场展开合作。

    25日 台湾首颗自主研制的高解析遥测卫星“福卫五号”在美国范登堡基地发射升空。

    马英九涉嫌“教唆泄密案”一审宣判,马英九因依法行使“行政特权”被判无罪。检方表示将上诉,显示绿营不放弃对马英九的“司法追杀”。

    26日 美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通过“友台”决议案,称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完全支持特朗普对台军售,“以让台湾抵御外来威胁”。蔡英文第一时间在推特发文向美共和党表示感谢。

    28日 “美丽岛电子报”民调显示,28.3%的民众对民进党有好感、47.6%反感。对蔡英文执政整体表现,仅有27.2%的民众满意、60.2%不满意。

    28至31日 为确保“前瞻预算案”顺利完成三读,民进党由蔡英文亲上火线并发动甲级动员,死守“一事不二议”原则进行24小时“不断电包裹表决”强渡关山,国民党无力抗衡,“前瞻预算案”最终闯关通过。

    29日 陆委会咨询委员会会议资料称,李明哲事件对台湾NGO赴陆交流“造成很大冲击”,建议蔡当局采取“更有技巧的处理方式”,建立长期因应与规划。

    台陆委会研拟放宽陆配亲属探视限制,“从血亲到姻亲”。陆委会称,对此“缓不济急”的“修法”,更希望能给陆配最及时的“实质照护”。

    “东京奥运台湾正名小组筹备处”串联“台湾独立建国联盟”“独派”团体和日本“亲台”势力,响应在日本进行的推动“2020东京奥运台湾正名运动”。

    30日 美国联邦众议员外交委员会主席罗伊斯(Ed Royce)率美国国会议员团访台,这次是罗伊斯就任外交委员主席后第五度来台。

    31日 陆委会称,争取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列为“立法院”下会期优先法案。

    台“国防部”“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计划报告”称,大陆“强化东、南海主权争议区域维权力度”,新式战机及远程轰炸机常态跨越第一岛链,“直接威胁驻亚太美军和日本安全利益”,未来不排除在东海、南海出现“局部冲突”可能。

 

责任编辑:左秋子


台湾资料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