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兼党史馆主任林家兴

华夏经纬网 > 台湾资料库 > 人物聚焦      2022-04-29 14:41:39

60歲以上退出國民黨中常委林家興:年紀輕≠年輕化- 政治- 旺報

202110月,林家兴被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任命为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兼党史馆主任,成为该党史上最年轻的党史馆主任。林具外省籍背景,出身国民党青年团系统,受马英九、朱立伦等人提携,曾任国民党青年团总团长兼中常委,为国民党首位90后中常委2015年随朱立伦参加国共论坛,获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林思想活跃,主张以“‘中华民国宪法所揭示的民主、自由、法治、人权、均富等价值统一全中国

国民党着力培养的青年干将

林家兴,曾用笔名林复侠,1990年6月8日出生。祖籍浙江温州,生于台北市大安区。父亲林德苍为国民党“老兵”,1929年生,曾参加“八二三炮战”,任台当局领导人办公室“文书下士、新闻官”,退伍后担任台湾“中国电视公司”节目制作人。母亲为印度尼西亚华侨,曾接受共产主义教育。有两个同父异母哥哥与一个姐姐。

林成长于桃园市,曾就读桃园中坜高商资料处理科。自幼喜欢历史,后考人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2013年获历史学、政治学双学士。大学期间,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学生会会长、校务会议学生代表、台湾北部大专院校学生自治联合协会(北学联)理事长及创会召集人。期间,经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国民党发言人殷玮等人介绍加入国民党。毕业后考取“陆军预备军官”,于陆军“关渡地区指挥部”担任机械化步兵“少尉排长”。退伍后进入台湾大学“国发所”学习。2012年“大选”期间,林进人马英九竞选办公室担任文宣部专员。2014年,马英九担任国民党主席期间,林参加国民党“青年团总团长”遴选,最终脱颖而出成功当选,并凭此身份成为国民党中常委,成为国民党内首名“90后中常委”。2015年9月,被马英九聘为“总统府谘议”。2015年11月,被国民党提名为第九届不分区“立委”候选人,未当选。2017年夏,赴美国纽约大学攻读国际关系硕士。2018年10月,与李厚颖、陈佳圻、李缙颖等国民党“青年军”创立青年智库《新共和通讯》并担任发起人、主编。2019年获纽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台湾大学“国发所”硕士。2020年“大选”期间,返回台湾参与选举。2019年8月,加入郭台铭阵营,担任永龄基金会青年平台执行秘书,协助郭台铭处理青年议题与政策。2021年3月,与台北市议员徐巧芯、朱立伦办公室发言人凌涛等人访问“美国在台协会”(AIT),与美方交流亚太区域安全等议题。2021年4月,林与徐巧芯、凌涛、国民党“青年团总团长”陈柏翰、国民党松山区党部委员周皜臣等蓝营“青年军”发起成立“国家安全青年智库”。2021年10月,被朱立伦延揽为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兼党史馆主任。

林出身国民党“老兵”家庭,对国民党认同较坚定。在岛内舆论“反国民党”氛围浓厚的情况下,林作为青年代表,不断为国民党辩护,为国民党发展“寻求出路”。2011年,林在媒体公开发文力挺国民党,称“我支持国民党,虽然它曾经颟顸过、也曾经腐败过”,“但在马英九的带领之下,它变得更透明、更开放、更清廉”。担任国民党“青年团总团长”期间,林负责举办青年活动,努力协助国民党争取青年支持。卸任后,林以“复兴国民党为第一要务”,称“直到有一天它真的死透了,救不起来了,那再说”。2017年,林在媒体撰文《中国国民党在台湾,还有未来吗?》,深刻反思国民党在台发展历史、光谱定位、世代交替,宣称“重塑国民党议题路线”,吸引年轻世代加入,扩大政党社会基础。

林个性较强、冲劲十足。台媒称其“话说得又急又快,像是有冤难伸”,“比社运青年更叛逆”,“既不像温良恭俭让的国民党青年,又不是绿营社运咖”,担任国民党中常委期间还曾想提案顶撞连战被长辈们拦下,成为国民党一道“奇怪的风景”。2020年1月,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举行期间,林在场外发起“野生中常会”与“青党(清党活动)”,讨论国民党改革方向,提出“五大诉求”,呼吁“党领导层改组、革新委员会广纳民意与年轻世代、国民党价值定位革新、两岸与国际关系论述革新、党务及决策体制打掉重练以及人才甄补机制变革”。活动结束后,林等人试图进人国民党中央党部内抗议,与国民党青工会长林杏儿等人爆发推挤冲突。

有一定两岸交流经验

林为“外省”二代,曾多次随父亲回渐江温州探亲,大学期间多次参与两岸青年交流活动,2015年以国民党“青年团总团长”身份随时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前来大陆出席国共论坛,参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地,并获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林父林德苍为浙江温州文成县仰山乡塘山村人,赴台后不忘乡梓,返乡捐资修建学校、公路,以自己的字号“向峰”命名了“向峰亭”和“向峰路”。2000年,林随其父第一次回温州探亲。2010年、2017年,林多次返乡探亲参访。2011年,林就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期间,参加首届“清华一顶新两岸领袖生交流计划”。16天的时间里,先后踏访北京、天津、西安、昆山、上海等地,深人了解中华文明的璀璨历史,实地感受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亲身调研台商在大陆的发展进程。


【摘自《台湾周刊》2021年第45期】


责任编辑:左秋子
台湾资料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