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台湾民间信仰历史探源(下)

华夏经纬网 > 台湾资料库 > 社会文化      2022-01-07 14:16:47

三、清代台湾民间信仰的发展

清代初期对民间任意兴建寺庙,没有严格的约束。所以随着移民日渐增多,神明也传入愈多,民建庙宇充斥,将各种信仰神明自由排列组合,信仰愈加复杂化。日本殖民统治者在1930年调查台湾各寺庙的主祀神有175种,这些神明都是在清朝所传入。所以民间信仰的扩大与定型的探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时代,下面由“分类信仰与祭祀圈”的改变与妈祖的进香活动与地位之争两点来探讨。

(一)分类信仰与祭祀圈的改变

清朝初期分类信仰比较明显,闽粤移民各自拜着他们家乡的神明作为守护神,如漳州人拜开漳圣王、文昌帝君;泉州人拜保生大帝、清水祖师、观世音菩萨、广泽尊王,客家人拜三山国王。还有“宗族庙”在当时也很多,泉州人占多数的鹿港,至今还保有些宗族庙,都是在清代时已经建立的,如郭姓的“保安宫”、浔海施姓的“树德堂”、钱江施姓的“真如殿”由该姓族人轮值祭祀,形成一个祭祀群。所以清初神明的祭祀圈多以自己的家族或家乡的乡亲为主,血缘与地缘关系影响着地方的信仰,这正是典型移民社会的特征。清代中叶庙宇的祭祀圈逐渐扩大,大部分都经过自然形成与刻意安排两阶段。在自然形成方面,由于移民离乡背井日久,血缘关系日渐淡薄;加上昭应灵验的神明借口碑相传、香火鼎盛,吸引不同籍贯百姓来膜拜,在“有力之家”的刻意推动之下,就会形成祭祀圈的扩展。济安宫为例: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有赖姓家族自大陆祖籍地携奉保生大帝分灵度台定居,从事开垦并建茅屋奉祀。当时独有保生大帝神灵特别显耀,祈求者悉病癒,故信徒渐次日众,普及于海山庄内各村落。时恰有该庄大业户张必荣患病,闻大帝之灵验,乃着令其管事前往祈愿,果然病愈。因此张必荣为答谢大帝之庇

佑及保佑庄民,乃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倡导兴建庙宇,名曰济安宫。设立庙祝看管,每年祭典由海山庄内各村落参加,拜拜宴客并演戏庆祝。于是济安宫保生大帝乃成为整个海山庄内不同祖籍人群所建立的八个村落之信仰中心。上述之张必荣乃是海山庄(今新庄一带)大垦首张方大的垦号。漳州人张方大由于生病,改信了泉州人的神明一保生大帝。在他的刻意带动下,保生大帝顺利地跨过祖籍的门槛,扩大到不同祖籍的地区。

除了上述之外,清中叶台湾分类信仰逐渐瓦解,与清政府也有关系,清政府为了宣扬教化,引导百姓走出分类对立的状况,主动出资为百姓盖官庙,不过这些官庙必须比照大陆,与京师大同小异才行,以是各地文武庙、城隍庙、天后宫纷纷落成。此外闽粤、漳泉之间不断的械斗冲突、融合,这种畛域分明的信仰现象,逐渐被打破。清代台湾的祖籍械斗对民间信仰影响很大,一边战胜者祖籍人口的集中,加强了分类信仰一边战败者的迁徙,又造成庙宇的异动,信仰的统合。这种矛盾现象不断的交织发展,一直到晚清时代祖籍械斗消失,取代以职业团体和异姓械斗为止。因籍贯不同造成的械斗在台湾是牵连最广,也是次数最频繁的。在台湾开垦由于共同面对许多困难,因此同乡的情谊十分浓厚,他们聚居成村、休戚与共,任何芝麻小事皆可能牵一人而动全村,引起集体斗殴。朱一贵事件之后,闽粵械斗长达140余年之久。械斗时庙宇

经常是该籍居民的军事指挥中心,而每次械斗过后,不仅造成人口重新排列组合,也造成民间信仰剧烈改变。以艋胛的“顶下郊拼”为例,这是一场从咸丰三年(1853)到九年大规模的械斗,泉州的三邑人组成“顶郊”,以艋胛龙山寺为大本营;而同安人组成“下郊”,以八甲庄中的慈圣宫与霞海城隍庙为中心;安溪人则以清水祖师庙为聚会所。械斗的原因众说纷纭,已无法确知。唯其过程却与庙宇息息相关:顶郊人物质人力方面均占优势,但由于顶郊人住地和八甲庄之间被池塘间隔,无法攻入,所以相持甚久。最后乃向中立派之安溪人借用清水祖师庙,先行放火焚烧,趁火势直捣下郊人之根据地八甲庄,有人看见街内城隍庙内起火,连忙背起神像随队落荒而逃。下郊人败走北方,于是在淡水河下游之大稻埕与漳州人重建聚落,霞海城隍庙乃奠其基于此。由上述可知,原来三分天下的艋胛,经过械斗后变成三邑人独霸的局面,龙山寺的香火更盛。而战败的同安人带着霞海城隍迁徙到大稻埕,造成两地信仰生态的改变,原来在大稻埕的漳州人也改信起泉州人的霞海城隍。由此,可以看出民间信仰的分类与统合交错进行的情形。

清代晚期台湾人口已超过两百万,行政区已由清初的一府三县扩增到刘铭传时期三府一州三厅十一县,经济富庶、生活安定,台湾已摆脱过去移垦时代种种的流动性与不安全感,神明的信仰型态也十分稳定。光绪年间,南投一带还出现画粵合并的神明——惭愧祖师,又称“阴林山祖师”。祖师俗姓潘,生于唐宪宗时代,福建沙县人,但是在广东嘉应州灵光寺修行,在台湾则以防番”著名。不仅漳州人祭拜虔诚,连吴光亮所率“广勇”也敬礼有加。可见到了晚清时代,百姓看中的是神明的功能,而非来自何种祖籍了。晚清民间崇奉最多的神明排在前十位的,有土地公、福德正神、王爷、妈祖、观世音菩萨、玄天上帝、有应公、关圣帝君、三山国王、保生大帝等。

(二)妈祖的进香活动与地位之争

由于清政府的大力提倡与民间的响应,台湾在清代就已建立了97座妈祖庙,其中23座官建,74座民建。探究台湾妈祖香火仪式的由来,其实是源于百姓的信仰观念。因为一般信众经常把人类的社会关系投射在神明身上,不仅将神人格化,神与神之间也像人一样互相地往来,同时还有地位高低的不同。这种关系都反映在香火仪式上,尤其从大陆分香来台的寺庙与祖庙之间

更普遍有主从的关系,而在台湾早期建立的庙宇与其分香而出的子庙之间,仿佛也有特殊的亲属关系,必须经常地回娘家进香,显示孝道观念或回报母庙的恩德。这种情形在妈祖的信仰活动中最常见。而由于进香活动蕴含“主从”或“母子”的意识在内,造成了清代以来妈祖庙进香时的“地位”情结。妈祖信仰圈遍及全台,信徒认为妈祖不仅是航海的守护神,又能消灾致福、降雨救旱。渔民出海,船上多供奉妈祖神像,对妈祖的捐献极为慷慨,一般人对兴建妈祖庙也十分热衷。其中跟进香活动历史有关的妈祖庙计有:府城大天后宫(台南市)、北港朝天宫(云林县)、彰化南瑶宫(彰化县)、大甲镇澜宫(台中市)、白沙屯拱天宫(苗栗县通霄)、新港奉天宫(嘉义县)等。

探究台湾妈祖香火仪式的由来,除了子庙到母庙的进香关系外,一般到庙里去烧香拜拜也可以称为“进香”。不过,妈祖的祭典是一种集体参与的大型进香活动,民众借此巩固心灵的精神力量。此外,在妈祖香期,神轿出巡,驱除地方鬼怪,以庇祐信徒平安,则称为“割香”或“刈香”;有的神轿走出辖区到其他的妈祖庙作香火交会,称为“交香”或“会香”,以上三种香火仪式,组合成妈祖的祭典活动。这些活动的历史源头,今日已无法考证。传说康熙年间,安平天后宫妈祖诞辰的“迎妈祖”已十分热闹,演戏、弦管奏唱、马队、蜈蚣棚随神轿绕境,谒祖进香者,四方云集。清代文人许南英在《窥园留草》台湾竹枝词曾写道:“春晚罗衫适体轻,买舟廿日度安平。旌旗簇拥天过,茶果花香夹道迎。”所以论及长途跋涉的进香活动由府城大天后宫开始,根据陈文达《台湾县志》所记,此庙由施琅捐俸改建,前殿祀妈祖,后殿拜观音。在施琅刻意的扶持之下,成为当时台湾妈祖的信仰中心。

新港奉天宫认为,笨港妈祖早在明天启二年(1622)由船户刘定国带入台湾,为湄州天后宫最早分香来台的金身,初由郑芝龙的十寨轮流供奉,由于嘉庆四年(1799)大水灾,笨港天后宫被毁,12年后妈祖神像因迁往笨新南港,乃在此地建立奉天宫。所以论辈份,新港妈远高于大天后宫妈祖,不称“进香”而称“南巡”是应该的。而且《新港奉天宫志》也记载北港朝天宫晚奉天

宫26年兴建,在同治元年(1862)以前,北港妈都到奉天宫“谒祖进香”,所以“严格说,北港朝天宫是本宫的分灵庙宇”。但是北港朝天宫也认为自己是建于笨港天后宫的旧址,是笨港天后宫的延续,尤其在戴潮春事件,北港人以妈祖之名,击退了戴潮春部队,战后更为出名的北港妈自然不愿再往新港“谒祖进香”了。

另外,还有一个古老庙宇与新港妈祖进香有关,即彰化市南瑶宫。道光十二年(1832)周玺编修《彰化县志》曾记,彰化市南瑶宫乃“干隆中士民公建”,而且以“岁往笨港进香,男女塞道,屡著灵应”形容其盛况。南瑶宫早期徐宗幹的《斯未信斋文编》所记,相传北港妈祖自嘉庆年起也曾到台南大天后宫进香,咸丰年间极为盛行,但是双方各有心结,纷争不断,引其原文如下:“壬子(1852)三月二十三日,为天后神诞。前期台人循旧俗,迎嘉邑北港庙中神像至郡城庙供奉,并巡历城厢内外而回。焚香送迎者,日千万计。历年或来、或否,来则年丰、民安。贩贾借此营生而为此语也。是日午后,忽大雷雨霹雳不已。郡城舁神舆者,至城门皆觉重至千斤,两足不能前,天后之舆则迅疾如飞。雨止,闻北港之夫与郡城神与各夫争路挟嫌,各纠约出城后互斗洩愤。城外沟岸内埋伏多人,为雨驱散;南门外同行七十余人,雷毙其二,余皆被火伤,不知其何为也!非此雷雨,则斗必成,而伤害之人多矣。”这种进香的纠纷,一直到日本殖民时期北港因大旗不书“进香”二字,改书“南巡”被阻进城,而正式中断进香活动。很显然北港妈祖不去台南大天后宫进香,牵涉到了地位之争的问题。也就是说,北港妈祖并非由大天后宫分香而出。日本殖民初期,北港妈的香火已凌驾大天后宫之上,自然不愿委屈书“进香”二字,而改书“南巡”又不被台南的信徒所接受,乃中断这项历史悠久的活动。

由以上大天后宫、新港奉天宫、北港朝天宫三者的进香问题,反映各古老妈祖庙争龙头地位的纠葛。除了北港朝天宫妈祖到大天后宫和奉天宫二庙去进香的历史之外,尚有其他古庙到北港进香的。北港妈祖来源,根据该宫简介,相传为康熙三十三年(1694)由树壁和尚从福建湄洲朝天阁奉请来台,在笨港建庙奉祀,当时只有茅屋数间。到康熙三十九年,乡民募款捐地改称“天妃庙”,道光十九年(1839)清廷钦赐宫号“朝天宫”,为诸罗县首创之妈祖庙,据统计从朝天宫分灵建庙的有九十余所,是台湾香火最盛的庙宇之一。

根据大甲镇澜宫建庙沿革记载,大甲妈祖是雍正八年(1730)福建省莆田市湄州岛人林永兴奉请到台,两年后建一小祠供奉,乾隆三十五年(170)取名“天后宫”,乾隆五十二年(1787)扩建后改名“镇澜宫”。清代时还定期回湄州谒祖,镇澜宫最初是到新港奉天宫进香,人数不多,大约三十几个人,后来人数多了以后,被北港朝天宫游说而改变路线到北港去。其中到朝天宫进香规模最大,问题也较多的则属大甲镇澜宫了。而一般大甲人认为北港朝天宫有“圣父母殿”,是吸引镇澜宫“进香”的主要原因,同时可与北港妈互相谊,进行“交香”合火,并兼有绕境拜庙的性质。大甲妈祖南下北港,早在元宵夜,庙方已事先执笑卜定今年往北港的时辰,大抵都在三日节(三月三日)前后,这段时间镇澜宫董监事开始准备各种大小事宜。晚上从大甲起驾,往返八天七夜,今日其香阵人数众多,蜿蜒数里,信徒手持旗帜穿过中部沿海四县市十五乡镇,五、六十座寺庙,经过两百五十公里,浩浩荡荡声势十分惊人。可是镇澜宫的进香活动路线,也因地位心结,1988年又回头改到新港奉天宫去绕境了。

苗栗县通霄镇白沙屯拱天宫与台中市大甲镇澜宫一样,仍持续至北港进香,也是目前台湾仅存的长途跋涉进香的团体。拱天宫创建于道光十三年(1833),其进香团的规模仅次于镇澜宫,而且徒步九天八夜朝圣的过程与精神则与镇澜宫一致,所不同的是没有固定路线,完全依妈祖之意而行,无法沿途响应,规模因此无法扩大,但今日仍持续进行到北港。

就上述可知,各妈祖古庙的进香关系十分复杂,从清代以持续到今日,不仅地位之争没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正反映台湾谚语“三月疯妈祖”的说法。妈祖的精神是在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各妈祖庙之间竞相争说是正妈,互争龙头地位,这实在是台湾宗教的特殊现象,也是台湾民间信仰变迁中有趣而又复杂现象。(王琼)

 

【摘自《台湾周刊》2021年第44期】


责任编辑:左秋子
台湾资料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