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台军导弹作战能力分析

华夏经纬网 > 台湾资料库 > 军情档案      2014-06-06 14:30:10

台湾军队十分重视导弹武器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确立了武器装备发展“导弹化”的目标。目前,台陆海空三军装备的导弹无论种类、性能和质量稳定性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而且绝大部分导弹与美国保持了同期同代,主战型号中不少是美国现役装备。据国外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台军在台湾岛上部署的各型导弹数量达5000—7000枚。台湾《2010-2020十年重大新式武器研发计划》中,把反导系统、远程导弹、C4ISR系统等作为武器装备的研发重点。台军为反制解放军巡航导弹等精确打击,还规划采购65套全球卫星系统(GPS)干扰器,以提升重要设施在首波饱和攻击中存活能力。

一、 优先发展反导系统,导弹预警和拦截能力日益强大。

台军把提高侦察预警和反导作战能力作为整军备战的首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末,台当局制定了“台湾导弹防御系统”筹建方案:初期以“陆基低层导弹防御”系统(“爱国者”PAC—Ⅲ型反导弹系统)为主,以“海基低层防御”系统(“宙斯盾”防空系统)为辅,“高层导弹防御”系统为长远目标。台计划投入80-100亿美元,在15年内建成“低层导弹防御”系统。这个导弹防御系统由远程预警系统和拦截系统两部分组成。台军计划向美国购买8套“爱国者”PAC—Ⅲ型反导弹系统,部署在台北、台中、高雄,与现有的“爱国者”PAC—Ⅱ、“天弓”、改进的霍克防空系统一起组成陆基防空反导一体防御系统;购买4套舰载反导系统、“标准”Ⅲ反导弹系统及改进型的“海麻雀”系统,构建台海间的区域防御与点式防御体系;此外,还与美国合作研制具有防空反导能力的“天弓”Ⅲ型导弹系统。

引进与研制远程预警雷达,增强导弹预警能力。台军在完善现有侦察预警系统基础上,决定拨出专项经费,用于采购探测距离达6000千米以上的超地平线逆散射雷达和3000至7000千米的大型相控阵雷达,着手从美国引进2套陆基远程预警雷达(探测距离为1500—4000千米)。台军准备用4-5年时间,引进美国技术,同时加强技术的消化与吸收,自主研制导弹预警系统。台海空军将改进固定雷达,换装新型三维坐标警戒雷达,增加部署机动侦察雷达;同时发展军事侦察卫星,增购E-2T预警机。台湾发射的“中华二号”小型地测卫星(该卫星可监视我福建沿海地区,地面分辨率达2米),与远程导弹预警雷达一起,组成一体化的搜索与预警系统。搜索和预警系统,由美国和台湾生产的雷达构成,部署在台湾沿岸以及澎湖、金门等岛屿上。其中地面有30多部不同类型雷达,确保对台北和高雄地区形成最大密度的覆盖,空中由E-2K预警机组成,其机载雷达能够控制台湾海峡及其附近中国大陆200公里纵深地区的空情。

二、 地地导弹和巡航导弹发展迅速,中远程打击能力显著增强。

1981年台军开始装备“青峰”地地弹道战术导弹,约100-150枚。“青峰”导弹是在美国“长矛”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由于射程只有80-130千米,再加上技术相对落后,已经退出现役。继“青峰”之后,台军又研制和装备“天弓”—Ⅰ型地地弹道战术导弹,射程约1000-1100千米。目前,台军把发展中远程导弹纳入建军规划,向远程化、体系化、多能化方向发展。“天弓”ⅡB型导弹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天弓”ⅡB在“天弓”Ⅱ型防空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通过换装80-100千克战斗部,由防空导弹改装成为首型自制的地地弹道导弹,射程近300千米。

根据台军地地导弹发展规划,5年内研制出射程为1500千米远程弹道导弹;10年内研制出能够打击更远纵深的战略弹道导弹;在“雄风”Ⅲ反舰导弹基础上研制“雄风”ⅢB型巡航导弹。台巡航导弹目前主要是“雄风”ⅡE,该导弹借鉴了“战斧”导弹的关键技术,能够携带400千克弹头,采用“GPS+惯性制导”等复合制导方式,射程为600-1000千米,该导弹已经开始正式量产部署。另外台军试图加快研制“擎升”超音速巡航导弹及“天弓Ⅲ”型低层反战术弹道导弹;计划从美国引进“爱国者Ⅲ型”导弹系统鱼叉反舰导弹,24辆美制“爱国者”导弹系统支援车。

三、 引进与自研相结合提升导弹综合制空、制海和制陆能力。

在陆军导弹发展方面:台军本着“尖端武器与常规武器相结合,自行研制与对外采购共发展”的原则,以“立体化、机械化、电子化”为目标,全力更新陆基导弹。台军的终极目标是装备320枚爱国者PAC—Ⅱ制导增强型导弹和1280枚爱国者PAC—Ⅲ导弹,从而形成强大的防御能力,抵御来自外部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攻击。

台陆基防空导弹系统有3个自行研制的型号,5个从美国引进的型号,包括“爱国者”PAC—2GEM、改进型“霍克”、“天弓”系列、DMS双联装“毒刺”、“小槲树”、“复仇者”和“捷羚”等,前4种则是当仁不让的防空主力。

台军陆基反舰导弹研制先后经历“火烽计划”、“C5计划”和“中流计划”。其中“C5计划”和“中流计划”为台军研制“雄风”系列导弹提供了人才和经验基础。台现主要装备“雄风”系列导弹,其中“雄风Ⅲ型”长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400公里,飞行速度至少3倍音速。据台媒引述“军方可靠消息”说,近5年间台军中程飞弹研发突破很多关键瓶颈。台军备局中山科学院研制的代号“云峰”中程导弹,射程超过1000公里,初期量产数量约50枚,弹头重约200公斤,为战术反制导弹,可攻击各类大型舰艇、航母和地面目标。

在海军导弹发展方面:台海军建设目标之一就是舰艇武器导弹化。到2020年前后,台湾海军将淘汰全部老式舰载导弹系统,完成综合作战能力强大的新型导弹武器系统,使台湾海军具有中远程区域防空作战能力和抵抗饱和攻击能力。目前台海军主要有飞鱼(Excoet)MM40反舰导弹、雄风系列舰载反舰导弹、雄风系列舰载反舰导弹、海小榭树反舰导弹和MM-23改进型“霍克”地空导弹系统,海军导弹司令部最终掌握的导弹将超过2000枚。去年,台军对包括海军基德舰“标准Ⅱ型”防空导弹、“雄风Ⅲ型”长程反舰导弹进行了实弹射击演练,据报道今年还将继续进行实弹射击演练。“雄风Ⅲ型”长程反舰导弹射程覆盖钓鱼岛,可攻击钓鱼岛200公里内的目标,在7分钟内飞越台湾富贵角与鹅銮鼻。

《大公报》报道,台“国防部”称美国已经开始向台湾交付潜射型“鱼叉”反舰导弹,导弹将装备于2艘荷兰建造的常规潜艇。“鱼叉”反舰导弹将加强台湾海军水下部队的打击能力,共价值1.95亿美元,合同期限2008-2016年。合同内容包括32枚UGM-84L潜射型“鱼叉”BLOCKⅡ型反舰导弹以及2套武器控制系统。“鱼叉”反舰导弹是美国及多个国家的主力反舰导弹,以精准度闻名,最大射程达到150海里,可以由水面舰艇以及潜艇发射,威胁航空母舰及驱逐舰等目标。“鱼叉”反舰导弹可以贴近水面飞行,避开敌方雷达侦测,而且设有特别装置,令导弹不受波浪及气候干扰,直至撞向目标才引爆炸药,令敌方战舰防不胜防。据报道,装备该型导弹,可以使台湾海军每艘潜艇的作战面积扩大近100倍,能够更隐秘的发动攻击,从而具备了一定的反“不对称”威胁作战能力。

在空军方面:2020年以前,台湾空军主力战斗机的总体规模不会有太大变化,主要是更新机载武器装备。台军计划购买“阿帕奇”防区外发射导弹、“阿玛特”反辐射导弹、先进空地导弹和AS-30L激光制导空地导弹等机载武器,自行研制红外成像格斗空空导弹。据了解,台湾最新型“万剑”弹射程200余公里,能透过卫星GPS精准导引。

台空军配备各型空空导弹6700余枚,其中“天剑”Ⅰ型1500枚,“天剑”Ⅱ型(中程)450枚、美制AIM-9“响尾蛇”(各型)2300枚、AIM-7“麻雀”600枚、AIM-120C“阿姆拉姆”(中程)200枚、法制“莫属”480枚、“米卡”(中程)1200枚。AIM-7“麻雀”导弹发射架12部,“天剑”Ⅰ型防空导弹发射架27部。

四、 过于依赖进口,发展存在先天不足。

台湾军队军事装备一直依靠西方,导弹武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历次升级换代基本依靠西方国家的军售,长期以来形成了主战装备靠进口、维护保养靠外商的依赖型格局。虽然台湾建立了“中山科学研究院”和多个兵整中心等研发部门,但只能借助外方技术,承担低技术装备的保养与维护,因此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处于跟进状态,实现超越十分困难。

从台湾声称自制的导弹武器性能分析,其技术均来自美国和西方。“雄风”Ⅰ是以色列“迦伯列”的仿制品,“雄风”Ⅱ导弹是“鱼叉”导弹的衍生型号,“雄风”Ⅲ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技术不过时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放弃的一中老旧技术而已。而令台湾军方一度兴奋的“雄风”2E巡航导弹也是借鉴了“战斧”导弹的关键技术,正在进行试验的机场遥攻武器“万箭弹”,也是美国AGM-154的“阳春版”。

薄弱的导弹武器研发能力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军火商的打压,加上“国防”预算的不断缩减,致使台湾导弹的自行研制工作进展缓慢,问题层出不穷。据报道,在最近一次大规模公开导弹演习中,17枚各型导弹竟然有6枚出现过靶未爆、飞行轨迹异常等故障,数月后补考的4枚中又有2枚朝下飞行或过靶未爆。另外由于台湾独特地国际地位,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估计中国大陆的态度,不可能把敏感的先进导弹技术出售给台湾,因此台湾想取得导弹技术突破十分困难。(作者谢永亮系军事科学院博士研究生。邓红玲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密码工程学院兰州分院机要训练大队讲师)


责任编辑:左秋子
台湾资料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