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台湾安详禅(下)

华夏经纬网 > 台湾资料库 > 社会文化      2023-05-06 15:38:36

安祥禅的修行方法

安祥禅作为祖师禅的“稀释”,其内容即耕云导师之讲词、著作、解惑录、诗歌、法语铭言及安祥禅曲;同时还有其讲过的《信心铭》、《心经》、《证道歌》、《六祖坛经》、《金刚经》,批示过的《傅大士心王铭》、《志公十二时颂》、《圜悟禅师心要》等典籍。

耕云先生认为,学禅的四个基础可用“诚、敬、信、行”来表达,即存诚、行正、尽责、感谢。存诚即学禅必须要集中心力,不是把禅当作一种负担,而是当作一种享受;行正乃不可告人的事不要做,感觉很丢人的事不要做,漏气的事不要做,能符合这原则就是正道;尽责是善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活在心安无愧里,活在今天努力、明天会更好的因果里;感谢为常常知恩和感恩,才能从内在由衷的感谢发挥为外在敦厚的利他,谦虚的德性,自然发散出一股无法形容的亲和力。

耕云先生认为,修习“安祥禅”必须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与道德修养,他认为最契合修行安祥禅的人,应当是一个入世的人,一个投身社会的人,是关心生死苦乐的人,追求生命永恒的人,光明磊落、只求心安的人,迎风屹立、逆流而上的人。故安祥禅的禅者外在表现是淑世主义,完全是敦伦尽分、循规蹈矩;但其内在是出世主义,“不为形役、不为物牵、不为情囿”。耕云先生强调“淑世超世以随缘”,一个真正禅者的形象,一定要一方面言行淑世,做一个规规矩矩、能够调和众生且受人尊重的人。同时,禅者的生活、作为、艺术、文学,都是既存在而又超越的。

耕云先生宣称,“安祥禅没有任何限制,你昨天怎么生活,今天还是怎么生活:今天怎么过活,明天还是这样地过活”。安祥禅修习者全部为在家信徒,修习安祥禅以家庭为修行道场,以和谐的家庭生活为起点。耕云先生强调“人的尊严以夫妇为起点”,强调了安分守己、责任义务,从而达到与保任安祥的心态。安祥禅的设立不须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但必须修正想念行为、提升心态并活在责任义务中。因此,安祥禅的生活方式是“安分守己”和“责

任义务”。如耕云先生所说:“如果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本分,忽略了自己的角色,而去痴心妄想、羡慕或嫉妒别人,所得到的除了烦恼和人生的负值之外,只有迷失了。”所以,“基本前提是,你必须扮演好你现在的角色,然后才能创造、累积你的价值。”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的人,因此责任与义务是人生活的全部,即“人,除了责任义务,没有别的”,“任何一个人必须是活在责任义务里,他才活得通畅、光明、坦然无愧。故人只有安心地活在责任义务里,他才不会失去安祥”。反之,“人若逃避责任、逃避义务,他就没有内心的安祥。”

此外,安祥禅不要求修习者受佛门四众弟子通常所受的戒,不要求学法者改变外在的形相,只要求学法者遵守一条戒,即“不可告人之事不想、不做”,“凡是怕别人知道的事断然不做,凡是不可做的事断然不想”,只要求学法者不断修正内心。

现代视野中的安祥禅

太虚大师曾深刻论述“中国佛教特质在禅”,其认为,“唐代之禅宗,形神初完,淳朴未漓,故言禅宗必言唐代之禅宗也”,“然所以有中国佛学可讲,即在中国佛学史上有其特殊质素,而成为有特殊面目与系统的中国佛学。其特殊质素为何?则‘禅’是也”。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提供给世人以在现实生活和信仰生活上都得到满足的、简而灵的操作技术一一禅法,成为禅宗发展的关键。基于现代人的实际情况,耕云先生对古代禅宗精神做出新的解释,提出一套简明易懂且简便易行的安祥禅,最终归结到安祥的心态,也就是统一调和的心态。安祥禅契合当今科技时代需求,是传统佛教面对现代社会的一种调适,是自觉运用禅宗智慧对传统佛法的现代转型。

安祥禅是岛内禅宗在现代转型历程中的努力,是佛教进入现代社会后出现的一种思潮,在岛内吸引了一批具有现代观念的受众,影响较大。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安祥禅开始传入大陆,吸引了众多关注。

耕云先生出生于大陆,拜师求学后,赴岛内研习参悟,其基于自身生活背景、身份、气质和岛内政治生态,结合现代社会文化背景,提出并提倡安祥禅,既坚持禅的特质,也结合佛法精神与中国传统,体现现代社会特点。

正如赵朴老所说,中国是“禅”的故乡和发源地,海峡两岸的佛教界和学术界在禅学研修方面的合作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前景,也可使两岸的交流和合作更为有效。在“禅学热”语境下,安祥禅本质是对现代性的适应,在自我求变过程中适应当代社会快速发展,其兴起与变迁,对禅宗乃至佛教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方面,在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方面,其探索和方法值得思考和借鉴。(李务起)

【摘自《台湾周刊》2022年第16期】


责任编辑:左秋子
台湾资料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