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的重大意义

华夏经纬网 > 台湾资料库 > 历史资料      2022-10-21 17:50:21

202221日春节,恰逢是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7.141662.5.8),驱逐战胜荷兰侵略者,收复我国神圣领土台湾360周年之时。我们纪念这个驱荷复台的光辉日子,很值得分析一下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作用。

一、郑成功抗清复台以南澳岛为起点

郑成功,福建泉州南安县石井乡人,因被隆武帝朱聿键赐姓朱,而世称国姓爷。据清康熙四十五年阮旻锡《海上见闻录》等史书所记,清顺治三年(1646)冬,他满怀“国恨家仇”,乘二舰到闽粤之交、其父郑芝龙(1604一1661)任过副总兵的南澳岛,招兵举义,远近闻风归附共数千人。其中,有不少来自潮州府饶平、澄海、潮阳等县粤东渔民。又在南澳镇总兵府附近海面的猎屿会文武大臣“定盟复明”,越月奔向鼓浪屿,从此开始了抗清复台的光辉历程。为表彰其在闽粤抗清伟绩,永历八年(1654)被永历帝封为“延平王”,十一年(1657)钦封为“潮王”。

为建立强有力的后方基地,他决定东渡收复被荷兰所侵占38年之台湾。永历十五年(1661)三月初十日,东征船队集结于金门料罗湾待风。二十三日午,他亲率十二镇2.5万人、战船400余艘出发征台。四天后,舰队驶至澎湖列岛的柑桔屿,遇狂风暴雨,仍冒险起航,四月初一日驶抵鹿耳门,午时潮水大涨,在何斌(郑芝龙旧部,从台逃厦门倡郑复台者)及数渔民引航下,驶进至禾寮港(今台南忠义路)登岸,包围了赤坎城,控制了赤坎城与热兰遮城(即台湾城)之间海域。历经九个月的交战、围困,荷兰台湾总督揆一被迫在十二月初三日(1662年2月1日)签订了投降条约,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台湾人民欢欣鼓舞。

征台中官兵以闽人为主力,粤东也有大批潮州人参战。据康熙四十三年(1704)江日升撰《台湾外记》第158页载,随征27员大将中,第8名便是饶平县海山岛人右协水师提督朱尧。康熙约十九年(1680)杨英《先王实录》第257页,载围攻台湾时,“甲板船来犯,被藩令宣毅前镇陈泽并戎旗左右协、水师陈继美、朱尧、罗蕴章等击败之,夺获甲板二只、小艇三只。”又相传南澳一支水师、“南风鹅”等渔夫,和饶平县大澳岛郑氏一批健儿,也参加征台。据台湾宜兰县冬山乡得安村得安路98号振安宫(三山国王庙)负责人所说,该宫是随郑成功复台的38位潮州人,胜利后定居于该地所创建的,今香火兴旺。

二、驱荷复台的历史意义

(一)收回祖国的神圣宝岛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它古称夷洲、流求。1700多年前的三国吴人沈莹《临海水土志》中,就记述中国的台湾。公元3世纪和7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先后派万余人赴台。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粤东潮州澄海县苏湾都莲下程洋岗人林道乾,率战船50余艘遁台湾北港住下。隆庆二年(1568)十月,潮州饶平县人林凤,带船队到台湾鸡笼(今基隆)驻扎。天启四年(1624)八月,郑芝龙跟漳州人颜思齐带领13艘船赴台湾,在诸罗山(今嘉义市)一带安设寮寨,边耕猎边海上贸易,漳泉3000余人闻风而至,居民分为十寨。崇祯元年(1628)福建大旱,饿殍遍野,郑芝龙向福建巡抚熊文灿提议,“乃招饥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舶载至台湾。”(见清黄宗羲《赐姓始末》)“使垦荒岛,渐成邑聚。”(见清魏源《圣武记》)。此后移居台湾者不断增多。天启四年(1624),荷兰军队侵占了台湾,对台胞大加剥削。顺治九年(1652),台湾爆发了以郑芝龙旧部郭怀一为首1.6万多人,反对荷兰起义,可惜因荷兰枪、炮火凶猛失败。

郑成功在台湾、澎湖人民支持下,克服了船队遇狂风,荷兰负隅顽抗,还从巴达维亚调来荷兰10艘夹板船载700多人援军,围攻时军粮告急种种艰难险阻,英勇围攻荷兰侵略者。郑成功对顽抗的荷兰写劝降书义正辞严地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他断然拒绝荷兰台湾总督揆一提出的以年年纳贡并送劳师银十万两的议和条件,坚持荷兰非滚回荷兰国不可。“功遣通事李仲入城,说揆一王曰:‘此地非尔所有,乃前太师练兵之所,今藩主前来,是复其故土。此所离尔国遥远,安能久乎?”

历经长达9个月围攻,终于迫使侵略者投降,使祖国的神圣领土回到中国人手里,郑成功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大功!正如他的《复台》诗云:

开辟荆榛逐荷兰,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复台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施琅进军台湾,先破澎湖,进逼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官兵投降,台湾列入清朝版图,后建省。

(二)转移大批闽粤人民移居开发台湾

在荷兰台湾总督揆一投降后,随郑成功征台的2万多名官兵,定居于台湾。同时,他再催促留守金门、厦门的部将黄廷、郑泰等搬眷属、兵士到台湾去,更鼓励大批汉族人移居开发台湾。

郑成功东渡台湾不久,即顺治十八年(1661)八月,清政府为断绝沿海居民对郑军支援,下令“迁界”,强迫沿海30里内的居民迁至内地。“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垣墙,立界石,发兵戍守,出界者死,百姓失业流离。”(见《海上见闻录》第二卷)。还严厉实施“片板不许人海”措施,禁止渔船、商船出海,以使郑成功不能从大陆取粮、军用物资,面失去后援清廷兵部尚书苏纳海,亲自到福建沿海“勘迁“,强制居民内迁,百姓离宅弃田,怨声载天,失去生活依托。强迫内迁,令民众流离死亡者不计其数。

郑成功闻知大陆沿海移民惨况,在复台胜利后,“驰令各处,收沿海之民,移我东土,开辟草菜,相助耕种。”(见《台湾外记》第170页)福建省泉州、漳州,广东省潮州、惠州等府人民,成批相率赴台。潮州府饶平县人,去者特别多。

郑成功病故后,其子郑经在台湾继续执行父亲政策,欢迎大陆沿海居民迁徙台湾,垦荒耕种。台湾地广人少,大陆沿海民众大量移台开发,有力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

(三)在台湾传播大陆先进文化

台湾当时高山族,还不知道用牛耕地,也不知道用犁、锄、钩、镰等农具。稻禾成熟后,逐穗采拔,一甲稻禾需采数十日才完成。杨英建议郑成功,每一高山族村发配耕牛一头,铁犁、耙锄各一付,派有经验农民到各社传授牛耕和使用农具方法。郑成功接受建议,付之实施,派部将10人管“社事”,教土民牛耕犁粑方法。高山族人得到了先进的农具和农耕技术,生产效率大提高,生活大改善。

郑成功在向高山族传播先进农耕技术同时,为振兴台湾经济,满足军队粮食需要,实行寓兵于农的屯田政策,规定“不许混圈土民及百姓现耕田地”,“使野无矿旷土,而军有余粮”(见《台湾外记》第163页)。郑成功儿子郑经继承父志,进一步开发台湾西北部,并采纳部下陈永华方案,发展种蔗、制糖、晒盐、采矿、治金的工农业生产,成效显著。

除上述外,郑成功驱荷复台,还出现中国在武器落后弱势下,打败以洋炮洋枪强大火力,称雄世界的海上霸王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者,使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生产、贸易、经济发展和巩固海防、民众安居乐业等诸方面,都出现了崭新局面。

三、驱荷复台对当今的作用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大胜利,它不但具有历史重大意义,对当今时代也具有重大启迪。

(一)有力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粉碎“台独”锐利的理论武器。

以“台独”为政治纲领的民进党,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拒不接受“九二共识”,挖空心思搞“文化台独”、“联美谋独”。近年来蔡英文当局更与美日勾结,破坏一个中国原则。蔡英文叫嚣“两岸互不隶属”;美国派官员、议员访台,甚至派军人入台培训台军;日本原首相安倍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1月21日美日首脑联合声明应对台海局势,这些情况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为和平统一中国大业制造障碍。民进党搞“台独”,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反动行为。早在郑成功对侵占台湾荷兰劝降信中就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发出了正义之声,至今仍在两岸回响。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日(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病故,台胞尊其为“开台始祖”,于台南建延平郡王祠纪念之,台北、基隆等地今有“开台圣王”郑成功宫庙共122座(见《全台湾奉祀郑成功官庙名册》),台中、嘉义等地也建有郑成功纪念馆。

(二)有力证明“两岸一家亲”,同根同源同命运

在郑成功复台前,其父郑芝龙,于明天启四年(1624)八月,与漳州人颜思齐赴台湾,安设寮寨,渔耕海贸,漳泉人民踊跃而至。4年后福建大旱,巡抚听从郑芝龙提议,招饥民数万赴台垦荒岛,闽粤两省人民赴台者络绎不绝。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台湾后,大加剥削台胞,清顺治九年(1652),以郑芝龙旧部郭怀一为首1万多人起义,可惜因荷兰侵略者火力凶猛而败。郑芝龙又一旧部何斌,痛恨荷兰侵略者,从台逃来见郑成功倡议复台,并献上台湾地图。郑成功听取何斌进言,为建立抗清根据地和救台湾同胞,决定横渡海峡,驱荷复台。进军中,获得广大台胞、澎湖渔民支援,团结如一人,情似骨肉,引导航路,援助粮食,终于战胜外敌,自此台胞们不受外敌剥削欺压,又得到先进农耕技术,发展了经济,改善了生活。

如今,“两岸一家亲”,互相往来,交流合作,促进经济和文化等发展,互补互利。在新形势下,两岸同根同源同命运,亲如骨肉,加强合作,互相支持,任何势力也破坏不了,阻挡不了。

(三)有力证明只要两岸人民同仇敌忾,就能战胜“台独”和外国侵略者侵吞台湾

在郑成功率军围攻荷兰侵略者长达9个月中,尽管遇到海峡惊涛骇浪、军粮告急、荷兰顽抗等种种大自然、人为之艰难险阻,但在包括高山族台胞、澎湖人民的大力支持援助下,终于迫使侵占台湾达38年之久的荷兰侵略者,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名,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如今,我们主张“一国两制”,尽力争取和平解决台湾与祖国统一问题。若出现“台独”分裂祖国局面,或外国势力要把台湾从祖国中分裂出去的行动,就会触犯《反分裂国家法》,中国政府必将采取断然措施,与广大爱国台湾同胞一道,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亦为360年前郑成功光复台湾一样,加快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林俊聪)

 

[摘自《台湾周刊》2022年第12期]


责任编辑:左秋子
台湾资料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